在夏季奧運會項目上,我省是競技體育大省,2005年曾在第十屆全運會上獲得金牌總數和總分雙冠,創(chuàng)造了歷史。但在速滑等冰雪項目上,我省盡管在2009年山東第11屆全運會上以共同辦隊的形式參加了速滑等冰上項目的比賽,但幾乎是“全軍覆沒”。
我省到底能否在冰雪項目上有所作為?爭論止于北京成功申辦2022年冬奧會以后。國家體育總局制定全面推進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的發(fā)展戰(zhàn)略,江蘇體育人認識到,這是發(fā)展我省冰雪運動千載難逢的機遇。在省有關部門支持下,我省專門成立冬季運動管理中心,今年2月底人員配備到位。
冬季運動管理中心成立后,我省有關部門于6月17日與國家體育總局冬運中心在北京簽署《共建單板滑雪U型場地國家集訓隊合作協(xié)議》《共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國家青年集訓隊江蘇組合作協(xié)議》。據冬運中心有關人士介紹,2018年,我省南京、蘇州兩市會同有關企業(yè)與體育總局冬運中心、社體中心簽訂協(xié)議,共同聯(lián)辦速度滑冰、單板滑雪國家集訓隊,連同6月份剛簽的兩個項目,江蘇共建冰雪項目國家隊達到4支。
由于我省的非奧項目技巧、武術和奧運項目蹦床運動水平較高,基層后備人才較多,所以兩個展示空中技巧項目的國家隊教練員經常來江蘇挖人,如曾奪得我國冬奧會首枚雪上項目金牌的韓曉鵬便是由江蘇輸送到東北,再進入國家隊。目前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國家隊30名隊員中有一半是通過跨界跨項選材從徐州走進了國家隊。體育總局與我省共建隊伍,一方面是江蘇有著非常適合開展這兩項運動的優(yōu)秀后備人才基礎;另一方面體育總局想借助我省較為領先的對運動隊生理生化指標監(jiān)控、體能訓練、傷病康復等訓、科、醫(yī)一體化的服務保障實力,為這兩個項目保駕護航,并將之定為我國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的沖擊金牌項目。
我省正式開展冰雪運動僅有數年時間,由于起步晚、底子薄、基礎差,群眾冰雪運動普及率低,參與人口數量少,大部分項目的專項后備人才幾乎為零。徐州市于2018年7月通過跨界跨項選材甄選出38名運動員組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項目國家青年集訓隊江蘇組”。簽約共建隊伍,一方面可以在家門口學習到國家隊培養(yǎng)人才先進的理念和科學訓練方法手段;另一方面根據有關政策,共建的國家隊隊員如果能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奪得金牌,對共建省份也將有相應的政策支持。
在與國家體育總局冬運中心加強合作的同時,我省也在加快自己培養(yǎng)冰雪隊員的步伐。徐州的雪上項目剛組隊不久,目前正按照計劃進行雪上和陸地訓練。江蘇的冰上競技項目已開展3年時間。2016年6月,我省在蘇州市輪滑優(yōu)秀運動隊基礎上正式組建江蘇省速滑隊(速度滑冰和輪滑),成為全國首支速滑兩棲“北冰南展”的試點運動隊,速滑隊以速度滑冰作為主項,選拔優(yōu)秀選手“輪轉冰”。隊員郭丹曾經多次獲得輪滑世界冠軍,經過不到半年的冰上訓練,先后獲得2016年第十三屆全國冬運會速度滑冰女子5000米第六名、2017年速度滑冰世界錦標賽女子集體出發(fā)第五名、第八屆亞冬會速度滑冰女子集體出發(fā)第五名等好成績。2018年,走上冬奧會賽場的郭丹獲得第23屆平昌冬奧會速度滑冰女子集體出發(fā)項目第十名。另外,速滑隊李思杉、李闊闊等一批年輕小將在國際國內比賽中嶄露頭角,成為我省備戰(zhàn)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中堅力量。
為鼓勵南方省市開展冰雪運動,國家體育總局在明年2月內蒙古舉行的第14屆全國冬運會上增設了輪滑項目。據透露,第14屆全國冬運會競賽規(guī)程總則和相關項目單項競賽規(guī)程已陸續(xù)出臺。輪滑項目男女各設3個小項,規(guī)定每個項目每隊限報2人。不出意外,我省應該能夠在全國冬運會上實現金牌“零”的突破。(記者 葉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