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常州消防隊員抵達沭陽縣,投入新沂河大堤防汛抗洪。 丁華明攝
臺風“利奇馬”過境后,連云港的抗洪壓力面臨巨大考驗——新沂河行洪流量達每秒5900立方米,這是自1974年以來最大的一次洪水。連云港各地干部群眾群力群防,全力應對。
“險情基本解除,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13日清晨6點,東海縣李埝林場水務站站長程云軍撐著一雙遍布血絲的眼睛,站在場西水庫壩頂的水泥路上,長舒了一口氣,沙啞的嗓音透著疲憊。經過晝夜不停的搶修,省市專家列出的滑坡搶險方案終于完成。3天時間里,程云軍只睡了不到6個小時。
“工作還沒有結束。每隔兩小時,防汛應急隊要對水庫進行巡查,關注水情,后期還要繼續(xù)加固水庫。”程云軍說。
10日17時17分,程云軍在巡查過程中發(fā)現水庫背水側發(fā)生滑坡,一塊10米寬,一塊12米寬,中間相距十幾米。“不得了!萬一垮壩了,下游的陳山村和高山村加起來4600人,還有農作物,可都要遭洪災。”
程云軍趕緊向上級匯報,立即組織防汛應急隊,用儲備的防汛物資對水庫滑坡進行加固。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沒過多久,省市專家來了,周邊雙店鎮(zhèn)、李埝鄉(xiāng)、山左口鄉(xiāng)、轄區(qū)企業(yè)等紛紛加入抗洪救災隊伍。鋪設土工布、用編織袋裝石子、搬運、壓石子、打木樁……大壩底端終于穩(wěn)固下來。
“這是一場和時間的賽跑,咱們不能讓農民受災。”程云軍按了按太陽穴,繼續(xù)巡查水庫。
目前,連云港市有7座大中型水庫超汛限水位,33座小型水庫超汛限水位,都在泄洪排水。“防重于搶,現在還是最關鍵時期,因為新沂河正在以接近歷史最高水位運行。”連云港市水利局副局長張鵬程說。今年的洪水尤其考驗堤防,連云港市水利局發(fā)出通知,要求各地針對新沭河、新沂河等流域性河道加強巡堤查險。
在防汛壓力最大的新沂河河堤上,每隔50米,就有一個人值守。省市消防隊伍連夜派出400名指戰(zhàn)員前置備勤,赴現場參與巡堤查險,分置于新沂河侍莊、新沂河??跇屑~、新沭河段等4個險工隱患點。“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新沂河在連云港境內有68公里,不能出一點問題。”張鵬程說。
河閘是防汛工程體系的重要一環(huán)。在灌南縣新安鎮(zhèn)境內的武障河閘,鹽東水利工程管理處工管科科長仰傳永正在檢查閘情水情。“這幾天,我們的防汛專用車每天跑掉一箱油,在5座河閘間不斷往返,總路程得有300多公里。”
“這座閘主要是排來自連云港、宿遷、淮安的水。”回憶起11日凌晨的情景,他心有余悸。“這里的正常水位是3米,迎戰(zhàn)臺風,我們在9日提前把水位降到2米,11日凌晨兩點半,排完水后,我們將水閘關閉,防止海水倒灌。沒想到,不久后水位突然快速上漲,就快超過警戒水位。”確定水位數值后,1分鐘內,仰傳永緊急向守閘人下達提閘命令,但水位仍一路漲到3.78米,超過正常水位8厘米,數小時后才緩慢下降。“如果不是提前降低水位,附近的村莊和鄉(xiāng)鎮(zhèn)都可能受淹。”
為應對汛情,鹽東水利工程管理處近60人全員在崗,24小時值守。“臺風雖然過去了,但排水還將持續(xù)兩三天,一刻松懈不得。”仰傳永說。
東??h是此次全省降雨量最多的地方。“各部門、各鄉(xiāng)鎮(zhèn)要高度重視此次臺風帶來的影響,明確各自職責,深入排查,扎實做好應急預案各項工作。”“要做好充分準備,全面落實各項措施,全力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領導干部要帶頭深入抗臺防災一線,全力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東??h委、縣政府要求將群眾安全放在首位,全縣上下迅速行動、全力應對,筑起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堅固堤防。
面對災情,黨員干部沖在第一線。安峰鎮(zhèn)71歲的老黨員湯宜國,不顧身體多病,主動挨家挨戶告知做好防臺防洪工作,并和黨員胡良凡自發(fā)湊起200余個麻袋,作為黑泥溝防汛物資;黨員張延志主動到古河排灌站值守,無償看護排灌設備24小時未離崗;蔣河村黨支部副書記王林在暴雨到來時,連夜值守在古河河道邊,第一時間掌握汛情,并冒雨將居住在危房里的79歲胡洪轉移到安全地帶。
最新數據顯示,連云港市此次臺風受災人口為115152人,轉移安置人口1073人,一般損壞房屋1250間,倒塌房屋3間,農作物成災面積約41108公頃,預計造成直接經濟損失8329萬余元,沒有接到人員傷亡的災情報告。(吉鳳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