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11月11日日內瓦訊(特派記者譚芳)日內瓦當?shù)貢r間11月10日下午,在《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日內瓦分會場上,武漢獲頒“國際濕地城市”證書。
武漢獲頒“國際濕地城市”證書。
“恭喜大家……我對武漢有著美好的回憶……”《濕地公約》秘書長穆松達·蒙巴向此次獲頒“國際濕地城市”證書的25個城市發(fā)出祝賀。
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物種基因庫”,“國際濕地城市”代表了一個城市對濕地生態(tài)保護的最高成就,全球現(xiàn)共有43個城市獲得這一殊榮。
《濕地公約》作為全球第一部政府間多邊環(huán)境公約,于1971年由來自18個國家的代表在伊朗簽署,締約方目前有172個。
中國政府1992年正式加入《濕地公約》,成為第67個締約方。中國也是全球入選“國際濕地城市”數(shù)量最多的國家,共有13個。
中國此次入選“國際濕地城市”的除武漢外,還有合肥、濟寧、重慶梁平、南昌、盤錦、鹽城。此前,中國哈爾濱、???、銀川、常德、常熟、東營入選。
全國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顯示,武漢市的濕地面積約為1624平方公里,占區(qū)域面積的18.9%,擁有165條河流,166個湖泊,濕地資源豐富。
武漢市副市長楊澤發(fā)當天在日內瓦出席“國際濕地城市”證書頒發(fā)儀式。
(注:圖片及素材來源于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電話:027-85721622 。)
標簽: 濕地公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