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圖說:滬臺青年交友活動在蘇州河畔舉行?吳小同攝(下同)
“像米糕一樣甜甜蜜蜜!”“祝每個大白兔在兔年找到屬于自己的奶糖!”“大腸包小腸,好吃最絕配!”昨天的上海雖然天氣陰沉,但絲毫不影響一群年輕人相聚一起談天說地的熱情?!熬壘?SH 尋YOU 蘇河”——滬臺青年交友活動在蘇州河畔舉行?!澳堋栽谝黄稹苤匾?!”年輕人們說。于是,滬臺兩地的特色食品化作各隊隊名,也成了兩岸青年交流的紐帶。
“雖然最后的男女比例我們控制在1:1,但是前來報名的臺灣青年中,女生更多一些?!敝鬓k方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說起了這個有趣的現(xiàn)象。臺灣青年小楊是“徐匯區(qū)臺灣青年阿卡貝拉團”的成員,是名音樂教師。在上海生活了六七年,她發(fā)現(xiàn)這個城市變得越來越便利,因為“一支手機可以搞定一切”。她說,上海男生“會做家務”“居家型好男人”的形象深入人心?!翱赡苁且驗榇箨懙陌l(fā)展得越來越好,現(xiàn)在大陸的男生普遍很大方。”另一名臺灣姑娘表示,“大陸比臺灣遼闊得多,還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p>
一起在蘇河灣區(qū)域“城市探秘”,一起乘船“青春同船渡”,船上的單身青年們畢竟初次相識,剛開始都有些沉默,但或許風景足夠浪漫,漸漸便不再拘謹。
男生小李來自河南,在上學時就對上海這座時尚的城市神往已久,如今在上海工作。他認為上海很有“生活感”,即使工作忙碌,在上海的生活依舊充滿趣味。他和“上海生煎”組的成員,一路打卡了上海蘇河灣萬象天地、基廠Corghaus、慎余里、犀牛書店和UCCA Edge這幾個蘇州河畔的特色景點?!拔覍Ω星楸容^慢熱,這次主要還是希望多認識些人,多交些朋友。”他認為臺灣的青年“很有趣”:“其實兩岸青年有很多的共同點,交換彼此對事情的看法也是很有意思的事?!?/p>
“單位里基本沒有單身的人了,找對象很困難?!庇腥烁锌?,“需要主動出擊”。也有人說,結識不同身份與背景的同齡人,“就像開盲盒一樣充滿新鮮感”。
本次活動由上海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上海市青年聯(lián)合會聯(lián)合主辦,由上海市靜安區(qū)青年聯(lián)合會承辦,得到了上海久事旅游等單位的支持?;顒又荚诔掷m(xù)促進兩岸經(jīng)濟文化交流合作,推動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青年同胞心靈契合。
新民晚報記者 陸梓華 實習生 吳小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