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大劇院
鹽城濕地
蘇州楓橋
“你見過什么樣的中國?是960萬平方公里的遼闊,還是300萬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輪轉的天地,還是冰與火演奏的樂章……”伴隨著熟悉的開篇詞,央視紀錄頻道出品的爆款紀錄片《航拍中國》第二季在全國“兩會”期間登上熒屏。9日上線的江蘇篇為該片驚艷收官,并且在昨天刷爆朋友圈,從黃海的秦山島到鹽城濕地,再到長江入??诘膱A陀角,江蘇的美麗面貌在空中旅程中逐漸清晰,南京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更是美得不像話。
鳥瞰中國技術升級,每一幀都美如壁紙
紀錄片《航拍中國》的拍攝,是迄今為止我國規(guī)模最大、范圍最廣、飛行航時最多的空中拍攝行動。自2017年第一季播出以來,該紀錄片累計電視播出五百多次,輻射觀眾規(guī)模超過三億,其豆瓣評分高達9.2,“不夠看”成了觀眾最常見的感慨。
如今《航拍中國》第二季推出,那些第一季里的意猶未盡,第二季里等來精彩再續(xù)。還是熟悉的配方,卻是更廣闊的山河天地。第二季延續(xù)第一季“東西南北中”的全方位布局,選取浙江、四川、內蒙古、甘肅、廣東、福建、江蘇七個省區(qū),開啟高空視角。“每一幀都美如壁紙!”一部紀錄片一出世就引發(fā)網(wǎng)友好評,紛紛打卡。
記者了解到,在一年的拍攝時間里,先后動用12架載人直升機、70多架無人機,總航程達到20多萬公里。攝制組采用無人機、載人機和軌道衛(wèi)星進行多層次影像呈現(xiàn);首次使用VR攝影機在平面影像上進行特效呈現(xiàn);采用一鏡到底場景飛行拍攝等手法,從空中展現(xiàn)景觀的“大、美、奇、變”。比如江蘇篇中,從空中鳥瞰淮河入海水道與京杭大運河的水上立交工程令人叫絕,用VR技術最大限度的把那份震撼傳遞給觀眾。衛(wèi)星影像中,過去觀眾眼中紛繁的山河湖海都變成了有如葉脈一般清晰可見。
立體描繪“詩和遠方”,江蘇的美貌穿越古今
當觀眾不再需要從平視的視角中對遙遠的美景進行腦補和想象,觀賞體驗不一樣了。“上帝”視角下,影像更具視覺沖擊,畫面更加極致,磅礴澎湃和浩瀚的格局下,色彩層次和細節(jié)豐富度充滿張力。高空中的景別讓線條放大;騰空的距離越高,越能看到更立體的遠方。
作為“長三角”經濟核心區(qū)域,江蘇省地跨長江、淮河南北,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中原、江淮、金陵、吳四地文化在這里多元交融。從黃海的秦山島到鹽城濕地,再到長江入??诘膱A陀角,江蘇的美麗面貌在空中旅程中逐漸清晰。
這不只是一部優(yōu)美的風光展示片,馳騁于江蘇的山水之間,也捕捉其中特色的蘇韻文化。為觀眾帶來的全新觀景體驗的同時,也在日夜交替、季節(jié)變換當中尋找時間印記與歷史記憶。
仿佛隨著鏡頭,如同鳥兒在翱翔。蘇州園林在喧鬧之中營造出山水田園的豐富空間,移步換景將古代建筑藝術之美,以及古人的品味情懷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依水而建出灰瓦白墻的江南水鎮(zhèn),周莊古鎮(zhèn)延續(xù)著“小橋流水人家”的世外桃源。藝術瑰寶昆曲,至今婉轉傳唱著江南的優(yōu)雅腔調。楓橋邊的寒山寺,從白晝變換為夜景,應和著一千多年前唐朝落第的書生張繼寫出“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別樣詩情的那個夜晚。
從古韻雪景到車水馬龍,這樣的南京真太美了
飛越紫金山,領略鐘靈毓秀的美景,徜徉玄武湖,邂逅江南僅存的皇家園林。航拍下的南京,有山有水,有景有情,有高聳入云的建筑,也有超低空的景致。令網(wǎng)友感慨,“這樣的南京,既熟悉又陌生,真真真真真太美了!”
恍然驚覺,在同樣的空間,過去和現(xiàn)在不斷交融碰撞,歷史的發(fā)展進程就此復盤。跟隨鏡頭如同鳥兒一樣翱翔,當飛到六朝古都南京時,鏡頭切換為金陵雪景,古韻十足。陽光普照之時,這里又變成車水馬龍的南京,南京長江大橋跨越滔滔江水,車輛穿梭出現(xiàn)代化的活力。與之相應的九座長江大橋,都奔流不息的為江蘇的發(fā)展貢獻動能,這座古城在一切古色古香之上渲染著現(xiàn)代化的氣息。
細細品味,來到玄武湖,這里原來只是一片沼澤之地,三國時期引水而入才成了后來的玄武湖。移步梅花山,南京人愛梅花從六朝就開始,明孝陵的蠟梅剛剛落下,梅花山的春梅又綻放開來。通往陵園路上的梧桐樹巧然天成,形成了紫金山的山腳下那條綠寶石項鏈。行至中山陵音樂臺,原本用于大型紀念儀式的音樂演奏,如今成為音樂愛好者消夏聚會的好去處。南京明城墻,由宮城、皇城、京城、外郭城四重城垣構成,600多年來飽經風雨,歷史賦予它珍貴的文化和文物價值。再把目光投向江蘇大劇院,建筑的造型像荷葉托著水滴,寓意水韻江蘇。在這座嶄新的建筑中,新的劇目正在上演。
一封寫給中國的情書,驚艷了外國網(wǎng)友
對觀眾來說,盡管這些身邊的美景再熟悉不過,卻被這美景圈粉,“沒想到換一個角度看家鄉(xiāng)這么美!”山河美景和歷史人文之外,片中還對新時代做了更全面的呈現(xiàn),彰顯當下中國經濟建設輝煌成就。帶著自豪感和歸屬感去隨著航拍的視角,向祖國的山河望去,滿滿的都是對祖國的愛與柔情,就像一封情書那樣打動人心。
正如《航拍中國》第二季執(zhí)行總導演樊志遠所說,“我們是把《航拍中國》用寫情書的方式拍出來的。當你說我喜歡一個人的時候,往往不會直接說我喜歡你,而是會說今天下雨了,在雨里我聽到什么聲音,描摹的是一種狀態(tài)。《航拍中國》的解說,如果你把它想象成一封給中國的情書的話,其實它的寫作方式以及剪輯呈現(xiàn)出來的效果,就是這樣輕聲細語的一種講述。”
這封“情書”也驚艷了外國網(wǎng)友,“感謝你們拍了這樣一部了不起的紀錄片,期待看到更多中國美景。”還有網(wǎng)友說,“我來自巴基斯坦,中國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有評論就認為,《航拍中國》系列已經成為一張中國的名片,讓國人更了解自己,讓世界更了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