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看,国产三级韩国三级日产三级,国产大片黄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国产精品美女乱子伦高潮

當前位置: 首頁 > 江蘇聚焦 >

退伍老兵10年寄千封信 想為136名無名烈士找到家

時間:2019-03-11 09:35:05

 張景憲用“笨辦法”,10年寄過千余封信,幫烈士尋找家人 本文圖均為北京青年報 圖

張景憲用“笨辦法”,10年寄過千余封信,幫烈士尋找家人 本文圖均為北京青年報 圖

消息,在山東菏澤市開發(fā)區(qū)張和莊社區(qū),有一座烈士陵園,200多位在解放戰(zhàn)爭期間犧牲的烈士,靜靜地被埋葬在這里已經有72年的時間,在這200多名烈士中,有136名為無名烈士。54歲的張景憲是張和莊社區(qū)的黨支部書記,從2008年起,他一直在幫助這136名無名烈士尋找家人,在退役軍人事務局等部門和很多熱心人的幫助下,到今年3月,張景憲已幫助無名烈士中的十余人找到了家人。張景憲3月9日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幫無名烈士尋找家人,就像大海撈針,但只要有一線希望,他就會堅持做下去。

幫無名烈士尋親,就像大海撈針,但只要有一線希望,張景憲就會堅持做下去

幫無名烈士尋親,就像大海撈針,但只要有一線希望,張景憲就會堅持做下去

事件

寄給烈士的信

找到健在親人

2月20日一早,江蘇南京郵政六合區(qū)分公司雄州投遞部收到一封信件,信封上的收件人信息為“王慰華烈士”,在信封上,還有兩行備注——該烈士(20歲)于1947年12月犧牲于菏澤戰(zhàn)役,望郵遞員同志再辛苦一下,幫烈士找到家。

經過查詢,郵政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信封上的地址現(xiàn)在已經不存在了,按照相關規(guī)定,可按照退回原處來處理,但該投遞部分揀人員看到信封上的備注后,還是決定幫這名犧牲的烈士再找找。

隨后,郵政局的工作人員將信件的信封拍下來,并發(fā)到了工作群中,希望能夠發(fā)動更多的人尋找線索,當地派出所聽說此事后,也加入到尋找烈士親友的行動中。

尋找很快便有了回應,有人提供可靠線索稱,該烈士應該是“王殿華”而不是“王慰華”。據提供線索的王長春介紹,其是王殿華的侄孫,小時候聽爺爺說,三爺爺曾參加了菏澤戰(zhàn)役,沒過幾個月就犧牲了,但是當時只知道犧牲的消息,卻不知道尸骨被葬在了何處。

經當地派出所等部門通過查詢烈士家譜、查閱當地檔案等進一步詳細核查,最終確認,信封上的“王慰華”就是王長春的三爺爺王殿華。而王殿華烈士的8名兄弟姐妹中,現(xiàn)在僅有86歲的八妹還健在,老人知道自己親人遺骨的下落后非常激動。

當年

輾轉尋找

為無名烈士找到名字

這封信的寄信人就是張景憲,今年54歲,是張和莊社區(qū)的黨支部書記,也是一名退伍老兵。

張景憲告訴北青報記者,自己從小就生活在菏澤市開發(fā)區(qū)的張和莊社區(qū),以前這里還是村子,在村中一角,有一座烈士陵園,埋葬的都是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犧牲的烈士,“以前都沒有墓碑,就是一個墳頭一個墳頭,大家也只知道這里安葬著的是烈士,但是烈士具體叫什么名字,沒有人說得出來。”

1982年,張景憲參軍,復員后,一直過著平靜的生活,2007年當選為社區(qū)的黨支部書記,“2008年,我們組織過一次掃墓,當時就有人說這些烈士墓在這里這么多年了,可是也不知道他們的家人在哪里。”張景憲說,“我想著慢慢幫這些烈士找找家人,結果沒想到,這一開始就停不下來了。”

最初,張景憲也毫無線索,因為烈士墓沒有墓碑,他只能走訪村子里的老人請他們口述,然后尋找這一批烈士生前所在的部隊,并查閱相關史料,張景憲后來得知,這136名無名烈士生前都屬于華東野戰(zhàn)軍第八縱隊23師,他根據這條線索找到現(xiàn)在的部隊,并來到部隊的軍史館,拿到了烈士們的花名冊。

如今

信息發(fā)達有助于

尋找烈士親人

張景憲說,由于年代已經久遠,雖然有了烈士們的花名冊,但是很多信息都是對不上的,需要一一核實,從繁雜的信息中尋找更有希望的線索。

張景憲用了一個“笨辦法”——郵寄信件,“我現(xiàn)在能找到的地址,都是當年烈士的地址,距現(xiàn)在都有70多年了,有些還不準確,郵政系統(tǒng)運營的時間長,應該會掌握很多曾經的關于地址的信息,所以我一直堅持采用給烈士家寄信的方式。”

十多年來,張景憲郵寄過千余封信,其中絕大多數都被打回,或者石沉大海。至今在張景憲家,還有許多被退回的郵寄給烈士所在地的信件。

“幾年前,有關部門得知了我做的事,開始大力幫忙,媒體朋友也會幫我發(fā)布信息,陸陸續(xù)續(xù),開始有烈士家屬的信息傳來。”張景憲告訴北青報記者,“尤其是最近幾年,信息發(fā)達了,僅僅是2019年這幾個月,就又得到了幾位烈士家屬的信息。”

不過在張景憲心中,也有一些遺憾,“我聽村里的老人講,當年烈士剛剛安葬的時候,是有墓碑和信息的,后來都給破壞掉了,現(xiàn)在有烈士家屬找來,也只能知道烈士是埋在這座陵園里,但是具體是哪一座墳冢,已經沒辦法查明了。”

張景憲說,自己未來還會繼續(xù)尋找下去,“我現(xiàn)在54歲了,還可以再做幾年,但是很多烈士的家人可能都已經很大歲數了,這其實是在搶時間,趁著很多烈士的親人還在世,要把烈士安葬在哪里的信息告訴他們。”

來源: 北京青年報 編輯: xuqisong
相關閱讀
  • 蘇州
  • 江蘇
  • 財經
  • 娛樂
  • 旅游
  • 時尚

江南華南降雨延續(xù)至周

退伍老兵10年寄千封信

2019年新茶飲時代來襲

揭秘爆款劇《都挺好》

今年春運不發(fā)愁? 12

“海王”私人飛機疑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