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鎖麟囊》演出現(xiàn)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1臺大戲、5場折子戲,21個戲曲劇種、35個院團在河北省石家莊市集中展演
古韻梆腔傳戲曲文脈 梨園新聲譜時代華章
石家莊北國商城,戲曲快閃表演京劇《三岔口》片段引得觀眾連連叫好。
傳承千年戲曲文脈,領略梆腔藝術精粹。4月26日,全國戲曲(北方片)會演暨梆子聲腔優(yōu)秀劇目展演正式開啟。吉劇《江姐》、上黨梆子《太行娘親》、淮北梆子《風雨王家壩》、秦腔《鎖麟囊》、江蘇梆子《母親》、滇劇《張桂梅》等相繼上演,精彩的演出迅速點燃了觀眾看戲的熱情。
江蘇梆子《母親》演出現(xiàn)場。
4月26日,全國戲曲(北方片)會演暨梆子聲腔優(yōu)秀劇目展演在石家莊拉開帷幕。
本次會演由中宣部文藝局、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主辦,河北省委宣傳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石家莊市委、石家莊市人民政府共同承辦。會演期間,來自京、津、冀、陜、甘等20個?。▍^(qū)、市)的35個院團,為廣大觀眾帶來21臺大戲和5場折子戲?qū)觯?1個戲曲劇種集中亮相讓廣大戲迷朋友們過足了戲癮。同期召開的專家研討會,聚焦戲曲藝術面臨的時代課題,為戲曲的傳承發(fā)展提供了交流探討的平臺;創(chuàng)新設計的名家傳戲和青年戲曲人才展演兩個專場,集中展示戲曲名家收徒傳藝的成果,展現(xiàn)優(yōu)秀青年戲曲人才的精神風貌;“遇見藝術”惠民演出、“梨園風韻”戲曲攝影展等特色活動和戲曲進校園、進社區(qū)、進旅游景區(qū)等一系列群眾性文化活動,則拉近了戲曲藝術與百姓的距離,把優(yōu)秀戲曲文化和經(jīng)典戲曲劇目送進千家萬戶,讓會演真正成為人民群眾的文化盛宴。
河北梆子《寇準背靴》演出現(xiàn)場。
4月30日,石家莊絲弦劇院,甘肅秦腔藝術劇院的戲曲演員在演出前精心化妝。
4月26日,市民在石家莊人民廣場參觀全國戲曲(北方片)會演暨梆子聲腔優(yōu)秀劇目展演“梨園風韻”戲曲攝影展。
作為戲曲大省,河北有著豐厚的戲曲文化底蘊,擁有36個戲曲劇種以及河北梆子《鐘馗》《寶蓮燈》、保定老調(diào)《潘楊訟》等一批戲曲經(jīng)典,孕育了關漢卿、馬致遠、白樸、奚嘯伯、成兆才、裴艷玲等一批戲曲名家,石家莊正定還是元曲的發(fā)祥地。此前,全國梆子聲腔優(yōu)秀劇目展演已經(jīng)在石家莊連續(xù)舉辦兩屆。河北將以此次會演為契機,全面挖掘悠久的戲曲歷史文化資源,集中宣傳展示河北戲曲的藝術價值、文化特質(zhì)、發(fā)展成果,厚植河北戲曲藝術的群眾基礎,打造河北“北方戲窩子”的文化品牌,努力讓河北成為北方地區(qū)劇目創(chuàng)作、戲曲表演和人才培養(yǎng)的“集散地”。
文/河北日報記者田恬 圖/河北日報記者史晟全 郭昭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