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jié)將近,按照習(xí)俗,中國人講究這天要闔家團聚,賞月吃月餅。說起月餅,這年頭的花樣是真不少,廣式的、蘇式的、日式的,什么造型的都有,什么味道的都齊。相較于網(wǎng)紅流心、雙黃之類的月餅,老蘇州最中意的還是那只新鮮出爐熱氣騰騰的鮮肉月餅!
蘇州人的中秋從排隊買肉月餅開始
排隊買鮮肉月餅,那絕對是老蘇州人每年中秋除了吃飯、看月亮之外的保留項目。這不,臨近中秋,人民路長發(fā)的門口,早已經(jīng)排起了二三十人的長隊,趁著還沒限購,好多老蘇州都是一買五六盒回家囤著。
張老伯提著5盒鮮肉月餅掛上了自己永久自行車的車把,興沖沖的對我說道:“你看喏,明后天排隊的人還要多嘞!到了八月半,幾百個人排隊買月餅。我去年還是八月半來排的,太累了,今年早兩天來先買好,放冰箱里回頭熱熱。”
特制酥皮成就蘇式月餅
一勺糖才是靈魂
蘇州人對于鮮肉月餅的愛是名揚四海,同時也有不少北方朋友表示不解:“純?nèi)怵W兒的月餅咋就這么受歡迎呢?”鮮肉月餅,從根本上還是蘇式月餅的一種,它始于唐,盛于宋,具體誰發(fā)明的已不可考。但據(jù)說是到了清朝乾隆年間有了稻香村之后,其制作技藝才被正式的收集整理、改良創(chuàng)新,并延續(xù)至今。
蘇式月餅的特色工藝在于其水油面皮混合后烤制出的酥皮。經(jīng)過反復(fù)揉疊,蘇式月餅皮真正是層次分明酥得掉渣。至于這最受老蘇州追捧的鮮肉月餅,其中的鮮肉餡兒也是大有講究。首先,肥瘦肉的比例必須保證3:7,這樣在烘烤之后,才能保證油脂浸潤最里頭的幾層酥皮,同時還能在你咬開的一瞬間噴出一包濃郁鮮甜的湯汁。而這湯汁里蘇州人最中意的鮮甜味兒,則歸功于醬油、鹽和3成的糖!沒錯,那一大勺糖才是蘇州人的本命。
鮮肉月餅價格小幅上漲
買回家就趁熱吃
目前蘇州市面上最出名的鮮肉月餅商家,不外乎胥城、長發(fā)、葉受和、黃天源、花園餅屋這幾家,味道上差別不大。今年隨著豬肉等基礎(chǔ)材料價格上漲,鮮肉月餅的價錢也攀升到了4.5~5元每只,不少店家從中秋前一日開始也會采取每人限購兩盒的措施以保證更多客人可以買到。
買回家的鮮肉月餅最好就是趁熱盡快吃,買多了吃不掉可以放冰箱,回頭微波爐、烤箱加熱一下也依舊能品嘗到鮮甜可口的好味道。除了鮮肉餡兒,椒鹽、玫瑰等傳統(tǒng)口味的蘇式月餅也依舊有售而且不用排隊。雖然蘇式月餅采用無水餡兒,可以久儲而味不變,但因為沒有添加劑,所以還是趁新鮮吃掉為好。
今年你會在中秋的早晨端著小板凳,在風(fēng)中聞著肉月餅的香氣一邊咽口水一邊默默等待么? 粗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