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騎電動自行車嗎?你在騎行過程中戴頭盔了嗎?或許,你認為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我騎得慢,很安全,沒必要。”“戴頭盔會擋住騎車視線,不方便。”然而,交警告訴大家,騎電動自行車戴不戴頭盔,對保障騎車人的安全,作用真的很大。今年,蘇州交警在大市范圍內向電動自行車駕駛人逐步推廣使用安全頭盔。騎車人的反響如何?記者對此開展調查。
看看路口:
一分鐘79個騎車人,75個不戴頭盔
交通早高峰,騎車人來來往往,多少人會戴上頭盔?昨天,記者來到路口蹲守,觀察佩戴情況。
昨日8:00,蘇州大道西、東環(huán)路路口。記者看到,一分鐘內有63人騎車經過,只有3人佩戴頭盔;昨日8:35,干將東路、鳳凰街路口。一分鐘內有79人通過路口,只有4人佩戴頭盔;昨日9:30,干將西路、西環(huán)路路口。一分鐘內有60人通過路口,只有3人佩戴頭盔。
通過在三個路口的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騎車戴頭盔的普通市民數量極少。相比而言,外賣騎手因公司有相關要求,頭盔的佩戴率相對要高一些。
聽聽說法:
有人嫌麻煩,有人說命是頭盔給的
戴有戴的理由,不戴,或許也有不戴的說法。大家心里到底是咋想的?昨天,記者在路口隨機采訪幾位騎車人。
“我騎車速度慢,又是靠邊騎,不去撞別人,不會有事的,沒必要戴頭盔。”家住在蘇州工業(yè)園區(qū)都市花園的王阿姨如是說。她每周都要騎車去老年大學上課,認為只要騎得慢,就不會有事。騎車人中,與王阿姨有類似想法的不在少數。
“以前戴過幾天,感覺不方便,就不戴了。戴上頭盔騎車會擋住視線,影響我的騎車速度。天氣熱的時候戴頭盔還會悶,還有就是頭盔沒地方放,放在車上害怕丟,提在手里嫌麻煩。”騎車小伙小吳也羅列了一串不戴頭盔的理由。
不過,也有騎車人一臉鄭重地對記者說:別小看頭盔,自己的命就是頭盔給的。“只要是騎電動自行車出門,我都會戴上頭盔。這個頭盔還救了我的命呢。”65歲的蔣阿姨告訴記者,多年前,她騎車摔了,當時沒戴頭盔,導致頭部受傷。之后她吸取了教訓,只要騎車必戴頭盔。就在上個月,蔣阿姨騎車在非機動車道里正常行駛時,忽然一輛電三輪從她身后超車,勾到了她車上的腳蹬子。蔣阿姨被勾翻,頭部著地,還連人帶車被拖出去七八米。后經醫(yī)院檢查,蔣阿姨胸部多處肋骨骨折,而最先著地的頭,因為有了頭盔保護,經CT檢查下來,并無大礙。
還有老鄭,在親眼目睹了一起車禍后,一下子買了兩個頭盔,一個春秋季用,一個冬季用。“我自己規(guī)規(guī)矩矩騎,不能保證別人也規(guī)規(guī)矩矩騎。戴個頭盔就增加安全系數。關鍵時刻,可以保命。”
比比案例:
戴不戴頭盔,結果真大不一樣
如果你覺得騎車戴不戴頭盔是一件無所謂的小事,那真的大錯特錯了。不信,我們來看一看來自一線交警部門的案例。
9月5日18時40分許,常熟市古里鎮(zhèn)204國道某路口發(fā)生驚險一幕:一輛大貨車在右轉彎時,不慎將一輛電動自行車連人帶車卷入車底。騎車女子被救出來以后卻發(fā)現(xiàn),她只受了一點皮外傷。原來,該女子戴著安全頭盔。
8月13日13時20分許,昆山市民王某騎著電動自行車正常行駛,在通過一處路口時,直行的電動自行車與右轉彎的小轎車相撞。幸好王某當時戴著頭盔,并無大礙。
與上面兩人相比,下文中的兩名不戴頭盔的騎車人,就沒有那么幸運了。
2月21日18時12分,周某駕駛一輛黑色轎車通過某路口時,由于送孩子上興趣班比較心急,就想超過在前面行駛的車輛。不料,轎車與洪某駕駛的電動自行車發(fā)生碰撞。不幸的是,在發(fā)生事故時,洪某沒有佩戴安全頭盔,頭部著地導致顱內嚴重出血,身體也有多處骨折。
7月20日21時,張家港市錦豐鎮(zhèn)錦繡路某路段發(fā)生一起轎車與電動自行車相撞的交通事故。巨大的撞擊力把電動自行車騎車人石某和車上乘員趙某甩到空中。沒有戴頭盔的石某頭部著地,顱內出血傷勢嚴重。
再看數據:交通事故致死多因顱腦損傷
據統(tǒng)計,我國2018年發(fā)生的重大交通事故中,非機動車死亡人數占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總數的60%,其中大部分是由于顱腦損傷致死。如果正確佩戴安全頭盔,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傷害程度。
姑蘇交警大隊事故處理中心副主任陸雄介紹說,今年6、7、8三個月,姑蘇區(qū)內涉及非機動車的交通事故依次為815件、845件、810件。在上述事故中,不少涉“及電動自行車的交通事故,本來是不大的事故,但騎車人因為沒有戴頭盔,摔下去頭部著地后,后果卻很嚴重”。因為騎車人頭部受到撞擊后,有可能出現(xiàn)顱骨骨折、顱內出血等情況,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戴頭盔,是最簡單有效的安全措施。
陸雄舉了兩個較有說服力的案例:有兩起都是發(fā)生在干將路的電動自行車事故,都是兩輛電動自行車相碰撞,都有一方騎車人倒地。所不同的是,一起事故中,騎車人戴著頭盔,事后只是去醫(yī)院做了CT檢查;另一起事故中,騎車人沒戴頭盔,頭部受到重創(chuàng),做了開顱手術,僅醫(yī)療費就花了20萬元。
那么,就像很多人說的,自己騎車慢一點,是否就一定安全呢?對此陸雄說:交“警部門在事故處理中發(fā)現(xiàn),有相當一部分交通事故,不是你去撞別人,而是別人從你背后進行超車時,兩車發(fā)生碰擦事故。這個時候,前面的騎車人無法做出預判,根本來不及反應,也無法做好應對事故的心理準備。”
交警倡議:安全騎行,請從“頭”做起
小小頭盔看似不起眼,但很重要。從今年開始,蘇州公安交警部門在大市范圍內陸續(xù)宣傳推廣電動自行車安全頭盔。
7月18日起,常熟交警大隊聯(lián)合當地多部門深入開展“騎行安全、從‘頭’開始”文明交通系列活動。9月開學后,常熟交警又走進全市20多所中小學校,開展倡導駕乘電動自行車佩戴安全頭盔的安全教育活動,并現(xiàn)場向學生們贈送安全頭盔。截至目前,常熟交警已走進10個鄉(xiāng)鎮(zhèn),舉辦12場社區(qū)活動,累計贈送安全頭盔12000余個。
本月起,昆山交警大隊走進開發(fā)區(qū)石予小學、同心小學、西塘實驗小學等10余所學校5個鄉(xiāng)鎮(zhèn),向多名學生及家長發(fā)放安全頭盔1000余個,其中兒童款頭盔造型卡通,顏色醒目。佩戴安全頭盔,不僅能有效保護佩戴者頭部,進一步降低事故傷害,更能增強廣大駕駛人的文明交通安全意識。
除了公安交警部門的宣傳推廣,部分企業(yè)也加強了對員工佩戴安全頭盔的監(jiān)管。蘇州美團公司安全負責人李經理告訴記者,蘇州美團對旗下所有專職騎手和兼職騎手工作期間佩戴頭盔有規(guī)范的管理。騎手在入職時,公司都會配發(fā)頭盔。每天App線上學習,都有安全視頻講座和相應測試,其中就有正確佩戴安全頭盔的要求。公司人員還通過路面抽檢等方式加強檢查。未佩戴頭盔的騎手將受到罰款、降級、降薪等處理。
據了解,國內部分城市還通過地方立法等形式,對騎車人佩戴頭盔作出了強制性規(guī)定。比如今年4月15日起,杭州市正式實施新的電動自行車管理標準后,當地交警部門已對不戴頭盔的電動自行車騎車人進行處罰。杭州市部分社區(qū)在社區(qū)門口的電子屏上,對騎電動自行車不戴頭盔的居民的個人信息,公開進行實名曝光。(鄒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