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二十四趣”節(jié)氣自然學校走進白洋灣街道
一起品嘗深秋的江南味道
蘇報訊(記者 陳兆帥 劉達 見習記者 李浛芃)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對蘇州人來說,江南的深秋是從霜降開始的。到了霜降節(jié)氣,老蘇州也有自己的民趣民樂。昨天,蘇報“二十四趣”節(jié)氣自然學校聯(lián)合姑蘇區(qū)白洋灣街道,帶孩子們走進金閶新城體育公園,一起賞菊、栽種青菜、學唱白洋灣山歌,品嘗老蘇州最愛的板栗燒雞,來場秋末的野餐……在戶外課堂里認識霜降的物候特征、體驗霜降特有的民俗傳統(tǒng),共享親子時光。
古有“霜打菊花開”之說,賞菊花成了這一節(jié)氣的雅事。自然老師黃磊告訴小朋友們,霜降時節(jié),正是菊花盛開的時候。在古人眼里,菊花有著不尋常的文化意義,它被認為是“延壽客”、不老草。昨天,孩子們個個睜大眼睛,跟著黃磊在金閶新城體育公園里一起尋找菊花。大家在一叢黃色的花前停了下來,“有哪位小朋友知道這是什么菊花嗎?”黃磊問道。小朋友們瞪大了眼睛,等待著老師的答案。“這種菊花是萬壽菊,是最常在花叢看到的,它象征著健康長壽。”黃磊說,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謝的,一旦菊花謝盡,便無花景可賞。話音未落,馮檸小朋友就吟詩道:“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節(jié)氣課堂上,孩子們跟著黃磊“解鎖”了不同品種的菊花。
霜降也是重要的農作時期,每年這個時候,農民們就要把油菜、菠菜、青菜等種到地里。昨天,節(jié)氣課堂上小朋友們化身“小農夫”,挖土、種菜、填平……一個個忙得不亦樂乎。霜降時節(jié),南方秋收、秋耕、秋播的“三秋”大忙尚未結束。在白洋灣地區(qū),以前辛勤勞作的人們會在這個時候唱山歌,用一曲山歌緩解一天的辛勞、傳遞秋收的喜悅。“又是一年農忙時,今年也是大豐收……”孩子們跟著省級非遺傳承人顧鳳珍學唱白洋灣山歌,孩子們用不太標準的發(fā)音唱出的山歌音調,惹得現(xiàn)場的家長們哈哈大笑。
霜降過后,也到了栗子的飄香時節(jié)。蘇州民間有言“冬補不如補霜降”,栗子恰恰因其性溫味甘、健脾養(yǎng)胃,適合在秋末冬初時食用。當天,在節(jié)氣課堂上,孩子們學習了挑栗子的技巧并動手體驗剝栗子。“首先要捏一下板栗的外殼,硬的話說明果實豐滿,外形要選最圓的,因為圓形的被陽光照射范圍大,含糖量更高。”黃磊介紹。在講完挑選的技巧后,他又帶著孩子們學習剝栗子。小朋友們拿著提前冷藏過的栗子躍躍欲試。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也是進補的最佳季節(jié)。在野餐環(huán)節(jié),時令板栗燒雞和柿子讓大家大飽口福。在看到熱氣騰騰的板栗燒雞后,楊韻第一時間給媽媽夾了一塊,還給媽媽剝了一個柿子。“老師告訴我們,柿子里有大量的維生素。霜降吃柿子,冬天就不易感冒、流鼻涕,媽媽你快吃。”楊韻說,希望這兩樣秋天的進補美食,可以讓媽媽一整個冬天都不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