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記者 凌欣煒
記者在蘇州第二圖書館見到賈珍時,這個笑容燦爛的姑娘正用蘇州話與讀者交流。她輕聲細語,講話軟糯,如江南的風、水鄉(xiāng)的水。
畢業(yè)于蘇州評彈學校的賈珍,原在蘇州圖書館總服務臺工作。2019年10月,她被單位派往第二圖書館參與開館前期的準備工作。從報紙分類,到把圖書掃描上架,再到對新員工進行入職培訓,她始終堅持在一線。賈珍說,雖然她也入職不久,但到了二圖,就得把自己當成“老黃牛”。“我的基礎工作是辦理圖書借閱證,在服務讀者的過程中,由于既會講普通話又會講蘇州話,因此,年輕讀者和老年讀者都比較認可我。”
工作一段時間后,賈珍發(fā)現,很多年輕讀者不會講蘇州話。當時,蘇州圖書館正計劃推出一檔線上蘇州話教學欄目,講著一口標準蘇州話的賈珍成了欄目主持人的首選。經過前期籌備,2020年5月,“珍享學蘇州閑話”欄目在蘇州圖書館微信公眾號上正式推出。欄目打造情景式的蘇州話課堂,每兩周更新一期教學視頻,打破時空限制,讓讀者足不出戶,通過微信公眾號就能在手機上學習地道的蘇州話。每期教學視頻,賈珍都參與主題設計。學習主題非常豐富,除了聯(lián)系日常生活,也有很多關于吳文化的普及。截至目前,該欄目已推出34期,點擊量4.8萬次,賈珍也成了讀者口中親切的“珍珍老師”。
除了每月創(chuàng)作兩期視頻外,每周五晚8點至晚9點,賈珍還利用個人休息時間,在微信群、QQ群中與全國各地的網友互動,以線上互動課堂的形式教他們學說蘇州話。她的每次互動課堂,都有幾百人參與。近兩年的堅持,讓她收獲一大批忠實“粉絲”,參與互動課堂的人數達到3.4萬。為讓“粉絲”們對蘇州歷史文化有更多了解,她的課堂漸漸延伸至戶外,走到實地講解蘇州的園林、小巷、樓閣,許多人因此而“沉浸式”地游覽了蘇州。
2020年8月,蘇州圖書館聯(lián)合山塘歷史文化保護區(qū)發(fā)展有限責任公司,在人民日報客戶端進行了一場名為“‘姑蘇八點半’——文化鄉(xiāng)愁里的江南”直播活動。擔任直播活動主持人的正是賈珍。直播中,她用吳儂軟語和山塘歷史文化保護區(qū)的講解員一起,在鏡頭前帶領網友們游御碑亭、岡州會館,賞山塘夜景,品蘇州美食,聽蘇州評彈。這場直播反響熱烈,觀眾點擊量逾33萬次。
看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從一開始不懂蘇州話,到能聽懂一些蘇州話,甚至能用蘇州話進行簡單交流時,賈珍非常欣慰。“蘇州話不僅是方言,更承載了千年吳文化,但隨著城市發(fā)展、人口遷移,在蘇州本地能熟練使用蘇州話的人口比例一直在降低,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做好蘇州話的傳承保護。”賈珍表示,她會將方言保護工作作為事業(yè)堅持下去。據了解,今年,蘇州圖書館將在“珍享學蘇州閑話”欄目下開設子欄目,推出線下沙龍,如蘇式讀書會、讀者嘉年華等,以更多形式宣傳、推廣蘇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