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家英在課堂上講述敘事者團隊的讀書故事。(本人供圖)
她鼓勵教師自主成長,用“愛的教育”溫暖校園
□蘇報記者 陸飛龍
三尺講臺,見證初心。相城區(qū)望亭中心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毛家英堅持立德樹人,在投身鄉(xiāng)村教育事業(yè)的31年里,不斷升級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教育手段,打造的校園讀寫團隊、特色德育品牌蜚聲全國。
在她的努力下,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綜合管理水平逐年攀升,踏出了一條激發(fā)鄉(xiāng)村教育活力的創(chuàng)新路。
扎根鄉(xiāng)村,繪制教育新圖景
“我出生在鄉(xiāng)村,小學、初中也都是在鄉(xiāng)村學校就讀。在鄉(xiāng)村土地上生活、成長,我覺得很幸福。”1990年,從吳江師范畢業(yè)后,毛家英回到家鄉(xiāng)相城的鄉(xiāng)村小學教書。
地處偏遠、資源較弱,是很多人對鄉(xiāng)村小學的固有印象。對此,毛家英并不否認,她說:“鄉(xiāng)村小學資源相對較少,教師對于自我發(fā)展的要求不高,長期處在這種環(huán)境下,很容易產生職業(yè)倦怠感。”但毛家英不愿隨波逐流,她把工作之外的時間全部花在網絡上,查資料、逛論壇、寫博客,和全國各地的優(yōu)秀教育者溝通交流,并把學到的教學方法用在課堂上,和孩子們共同成長,她很快成為了學校的教學骨干、學科帶頭人。2009年,毛家英獲得全國優(yōu)秀教師的榮譽。
“教育不是按部就班工作可以做好的,需要投入全部的愛心、耐心、責任心。”2013年8月,毛家英到望亭中心小學任黨支部書記、校長。鄉(xiāng)村學校的教師很少有機會參加各種高級別的培訓和比賽,眼界和教學理念因此受限。毛家英將工作重心從教學轉向管理,從自身經驗出發(fā),積極搭建平臺,鼓勵教師走出去參與各類教學業(yè)務競賽,在交流和競爭中突破小圈子的限制。經過3年的鍛煉,一大批青年教師在區(qū)內各類比賽中脫穎而出,學校連續(xù)三年獲得相城區(qū)義務教育質量綜合考核一等獎。
榮譽增強了學校的硬實力,然而教師中的倦怠氣氛還沒有根本消除。“教師教學能力提高后,該怎樣繼續(xù)提升教育積極性?”在穩(wěn)定了教師隊伍的前提下,毛家英開始著手推動教師自主成長。于是,“敘事者·望亭團隊”應運而生。
讀寫不輟,做“紙上長征”領頭人
不問前路,但行遠方。2016年3月開始,毛家英帶領學校的10多名青年教師組建了“敘事者·望亭團隊”,按照每周寫一篇千字敘事文、每月讀一本經典著作并撰寫讀后感的學習計劃,以“紙上長征”的方式抱團成長,喚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自覺。
最初,并非沒有抱怨聲出現,有的成員覺得擠壓到個人的休息時間,有的成員擔心寫不出像樣的故事和讀后感。
“我是團隊里最年長、最忙的,哪一天我跟不上想放棄時,大家也可以放棄。但如果我都不放棄,那么,請緊跟著我一起前行。”6年里,毛家英不管是忙到深夜,還是在外地出差的旅途中,每周一篇的敘事記錄、每月一篇的讀后感,她從未間斷。在她的帶動下,團隊成員把讀書、寫作融入到日常教學里,互曬批注、分享感想,反思自己教學實踐中的細節(jié),提升教育教學能力。
毛家英說,團隊組建至今,成員每人都積累下20萬字左右的文稿,整個團隊發(fā)表文章百余篇,每個老師無一例外地成為了學校的骨干力量。浙江、海南、貴州等全國各地的老師紛紛前來學習,團隊成員也多次在各大論壇或會議進行經驗分享。在團隊引領下開展的《黨建引領,敘事師生說工程》被省教育廳評為“一校一品”品牌項目。
傳遞溫暖,讓愛灑滿校園
青年教師在持續(xù)寫作中形成了敏銳的反思力,助推各自的教育教學和專業(yè)成長,在發(fā)表了大量文章的同時,教育教學素養(yǎng)也逐漸提升。而毛家英則在教育敘事寫作中發(fā)現了故事的價值,開發(fā)了系列學校德育課程,其中基于敘事理念的“我喜歡你”德育課程,成為學校獨具特色的德育品牌。
“老師平時會搜集孩子的點點滴滴,用故事的方式講出來,每周集體晨會的時候,孩子聽到老師的公開表揚,眼神都是放光的。”師生共同參與、相互欣賞,學校全體成員的精神面貌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變,學校的凝聚力得到了提升。
“有一個孩子的學習能力相對較弱,平時默寫20個詞語,他可能會錯18個。老師沒有放棄他,通過開展‘我喜歡你’活動,讓同學們表達對他的喜歡。在這種正面引導下,大家從多方面挖掘了這個孩子的優(yōu)點,他的學習主動性得到很大提高,學習上進步很大。”毛家英說,通過寫故事延伸出的“我喜歡你”活動,讓孩子在鼓勵中不斷收獲成長。在望亭中心小學,每個教室后面都有“我喜歡你”的墻板,上面貼滿了學生以三言兩語描述班級學生的便利貼,每次展示完,學生們會把便利貼收集到自己準備本子里,配上相片、介紹和活動感想,制作成每個人獨有的紀念冊。
一個暖心的故事,一個感動的瞬間,成為心與心之間的橋梁,讓學校成為一個溫暖的家。
“看著孩子們茁壯成長,身為老師是最有成就感的。”毛家英說,扎根鄉(xiāng)土、立德樹人,對她而言,這是天底下最幸福的職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