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的少年竟有著“40歲的頸椎”,醫(yī)生認為玩游戲、運動傷是其致病主因。蘇州市立醫(yī)院本部中醫(yī)推拿科門診數據顯示,該科頸椎病患者中,超兩成為青少年。
運動傷、坐姿差是“罪魁”
日前,陽陽(化名)持續(xù)出現頸椎不適、不時眩暈,媽媽懷疑他是扭傷。但就醫(yī)拍片結果提示,陽陽頸椎反弓,寰樞關節(jié)(頸椎的第一、二節(jié))錯位。
頸椎反弓是指人體頸椎出現不正常,甚至反向彎曲,往往由長期伏案工作或外界暴力導致,多發(fā)于成年人。
經了解,陽陽平時熱愛跆拳道,有劇烈摔傷史。此外,媽媽反映陽陽平時喜歡玩手機游戲,一坐就是個把小時。該科主治中醫(yī)師樊犇認為,如果陽陽目前的病癥是運動傷帶來的急性反弓,通過一個周期的治療,有望恢復其肌張力,陽陽的身體將恢復健康;但如果是長期坐姿不正確導致的肌纖維或韌帶鈣化,陽陽身體完全康復的概率只有8成。
三個策略幫助青少年“護頸”
在剛剛過去的暑假,樊犇明顯感覺前來就診的青少年增多。追問病因,他發(fā)現手機游戲是青少年頸椎出問題的一大因素:長時間的游戲會讓孩子身體長期處于同一體位,造成肌肉僵硬,進而導致腰、頸椎受傷,甚至脊柱側彎。
有統計表明,我國青少年頸椎病患者比例已由1996年的8.7%上升到目前的12%,發(fā)病年齡也越來越小。樊犇認為,青少年的頸椎病大多源自不良的生活習慣,好在他們還在成長發(fā)育,椎間盤尚未退變或處于退變早期,越早治療,康復概率越大。
樊犇提醒,學生要堅決控制好游戲時間。在孩子游戲、寫作業(yè)時,家長要注意監(jiān)督其坐姿,提醒孩子身體要挺直,眼睛和作業(yè)本的距離保持約20厘米,雙腿自然垂放,和地面形成大約90度的直角,并避免長期保持固定動作。此外,家長要提醒孩子在玩耍時,不能猛推別人后背,避免造成頸椎錯位。孩子在進行危險運動時,要有專業(yè)教練的保護。(記者 朱瀚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