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很多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市民往往會在這時松一口氣,覺得心血管病在冬季高發(fā),而天氣熱了發(fā)生率低了,就可以放心了。更有一部分患者自行停用了降壓藥、抗血小板藥等藥物,這樣的做法是非常危險的。天津中醫(yī)一附院心血管科醫(yī)師劉耀遠提示,夏季并非心血管疾病的“安全季”,如果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防控做得不到位,可能會增加突發(fā)心血管疾病甚至致命性疾病的風險。
對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夏季造成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原因主要有:夏季天氣炎熱,人的身體和心臟都承受著更大的壓力;氣溫升高,人體新陳代謝隨之加快,心肌耗氧量也會隨之增加,對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心肌耗氧量增加造成的心臟供血不足會大大增加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的概率;夏季人體出汗較多,體液流失較多,如果沒有及時補充水分,會使血容量減少,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變慢,出現(xiàn)斑塊破裂及其他血栓問題的風險也會進一步加大;夏季的一些不良生活習慣,如貪涼飲冷、在高溫環(huán)境中活動等,同樣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心血管病患者在夏季切記不要隨便停用藥物,如果出現(xiàn)血壓低引起頭暈、心慌等癥狀,可以在醫(yī)生指導下調整降壓藥的用藥方案,不建議自行停藥。用于控制心率、調節(jié)血脂及其他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藥物,更不應該隨意停用。注意補充水分,但要適量,夏季出汗多,適量補充水分能夠減輕身體由于缺水導致的血液黏稠,從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的風險。在飲水時,注意少量多次。倘若一次性喝大量的水,會導致血容量迅速升高,反而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注意調節(jié)情緒,保持心態(tài)平和,不良情緒會導致血壓升高、心跳加速,往往會大大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避免貪涼,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夏季除了不宜將空調溫度調得太低以外,還應注意避免涼水的驟然刺激。在飲食方面也要注意不要吃太多冷食、瓜果等,以免導致血管收縮,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記者 莊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