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第45個國際博物館日,圍繞“博物館的未來:恢復與重塑”這一主題,武漢文博系統(tǒng)結(jié)合自身特色和優(yōu)勢,集中開展紅色場館打卡、紅色故事講解、紅色情景劇展演、紅色展覽巡展、志愿者宣講等五大活動,探索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新模式,推動紅色文化深入人心,營造共慶建黨百年的濃厚氛圍。
5月18日上午,漢口江灘防洪紀念碑廣場,武漢市文化和旅游局舉辦了主題為“憶百年風華 追革命足跡——尋訪英雄武漢紅色記憶”的主會場活動,播放了全市紅色文化場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紅色巡展的短片。同時以5G直播的方式,對“文博快車”專列和盤龍城博物院“小小考古人,考古盤龍城”等進行連線。最后,對武漢文旅志愿者紅色故事宣講隊授旗。據(jù)悉,此前,武漢市文化和旅游局聯(lián)合市委宣傳部等,依托武漢豐富的革命文物資源,舉辦了“百年征程憶初心”武漢紅色故事匯活動,通過評選百名“武漢紅色故事匯”優(yōu)秀講解員、百個經(jīng)典紅色故事、開展百場“紅色故事展演”等系列活動,掀起黨史學習教育熱潮。
活動現(xiàn)場,多個紅色巡展也吸引大量游客參觀。《艱難探索——中國共產(chǎn)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專題圖片展》《方寸之間講述黨史》《紅色記憶——中共中央在武漢》《星火初燃江漢間——湖北地區(qū)早期黨組織創(chuàng)建圖片展》《強軍艦模展》《紅色電影海報展》等展覽,以攝影、郵票、艦模展示等形式,反映了黨在不同時期領(lǐng)導湖北、武漢人民進行艱苦卓絕斗爭的光輝歷程。多名觀看巡展的市民及外地游客表示,“紅色展覽‘走出來’形式非常好”“武漢有這么多紅色資源,不愧是一座英雄城市”。
當日,各分會場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武漢文博場館共舉辦20余場相關(guān)展覽和社會教育活動,其中,地鐵2號線“文博快車”專列以“喜迎建黨百年 暢享博物未來”為主題,圖文并茂地介紹了中山艦博物館、江漢關(guān)博物館和中國地質(zhì)大學逸夫博物館的館藏精品,讓地鐵化身“移動博物館”,向乘客展現(xiàn)武漢的歷史底蘊和城市魅力。武漢革命博物館、武漢中共中央機關(guān)舊址紀念館打造的紅色情景劇,沉浸式演出,與觀眾零距離互動。(記者海冰 嚴芳婷 通訊員程敏 余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