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橋下空間的科學利用是城市發(fā)展的一個難題,也是城市管理的一大難點。為了能讓這些“被遺忘的角落”更好地為民所用,宜興市陸續(xù)推進橋下空間整治利用提升行動,讓橋下空間成為了宜興城市發(fā)展的新亮點。
塘田大橋橋下空間
寬敞平整的步道,設施齊全的球場,不知情的居民可能會以為這應該是一個體育公園,而這里其實是宜興市的塘田大橋橋下所有的活動區(qū)域,都是通過橋下空間改造而成的,而這樣的改造也讓原來的水泥森林地變成了現(xiàn)在的人氣網(wǎng)紅區(qū)。
剛過中飯時間,橋下的兩處公共籃球場內已經(jīng)格外熱鬧,籃球聲、喝彩聲此起彼伏,跑動的身影、投籃的姿態(tài),構成了一幅幅絕美的運動畫面。據(jù)了解,塘田大橋附近居民小區(qū)眾多,但配套的體育設施不足。市住建部門針對該處區(qū)域特點,在橋下布置了以籃球為主題的開放運動場所,充分滿足了周邊全年齡段居民的日常休閑和集體運動需求。市民李先生:“在以前我家附近是沒有公共球場的,附近的居民想要打球的話,都要跑到很遠的地方,甚至是去室內籃球場,既不方便還有額外的花銷?,F(xiàn)在家門口就新建了這么棒的籃球場地,不但有標準的全場,還有萬向籃球框,可以說人氣非?;鸨覀兇蚧@球的朋友也越來越多。”
荊邑北橋橋下空間
在荊邑北橋橋下,四處五人制籠式專業(yè)足球場內,同樣人氣滿滿。別看只是一群小學生,但踢起球來可謂是有模有樣,而相對于之前的環(huán)境條件,家長們也是贊不絕口。市民尹先生:“以前的話,我們小朋友想踢足球場地還是比較少,而且能夠遮風避雨的地方也不多,現(xiàn)在我們政府部門改造了這樣的橋下五人制場所,我覺得非常好。設施很齊全,面積也很大,很方便,小朋友們對于我們家長來說也是有了一個新的好去處,這樣的舉措我覺得很及時?!?/p>
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結合“雙氿三河”濱水空間品質提升工程,啟動了橋下空間整治行動。在消除安全隱患和有效改善提升橋梁環(huán)境秩序的基礎上,按照體育類、休閑類、景觀綠化類等不同功能,個性化制定“一橋一策”。目前,首批塘田大橋、荊邑大橋、荊邑北橋、洑溪河大橋、東氿大橋等5處橋下空間已經(jīng)改造完成。
公共體育、兒童活動、文創(chuàng)設計等一處處便民開放空間不光充滿了活力,更為市民休憩娛樂增添了新去處。宜興市住建局市政處設施科副科長王大偉:“今年,我局將繼續(xù)對部分城市橋梁的橋下空間因地制宜進行改造,著力打造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民心工程,讓市民更有感觸,生活更具質感。”
(來源:宜興市融媒體中心 編輯/張泉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