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升學季,不少家長“望子成龍”,希望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而個別家長輕信托關系可以操作“入學名額”的借口,不僅被騙取了錢財,還耽誤了孩子上學報名。今天(8月3日),常州新北警方公布了兩起案例。
案例一:
【資料圖】
“警官,麻煩你幫幫我啊,我真沒想到孩子上學的事情都能詐騙?!苯眨V菔忻耜愊壬窖遗沙鏊鶊缶Q,自己被男子張某以孩子“入學名額”可操作為由,詐騙62000元。
民警詳細詢問后了解到,陳先生想把自己的女兒從鹽城轉學到常州來上初中,通過同事認識了張某。張某稱自己認識新北區(qū)某中學的領導,并捏造聊天記錄、財務收據(jù)章等相關證明,讓陳先生信以為真。今年7月初至7月19日期間,張某虛構要去中學打點關系、去教育局改學籍、收取學費定金、遷學籍交費等理由,多次騙取陳先生錢財共計62000元。
接報警后,薛家派出所迅速立案調查,辦案民警聯(lián)系上張某后,對方發(fā)現(xiàn)自己事跡敗露,遂前往派出所投案自首。
目前,該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案例二:
近日,常州市民李女士同樣遭遇了一起操作“入學名額”的升學詐騙。李女士向薛家派出所報警稱,其前男友錢某假稱可以幫自己兒子辦理初中擇校事宜,收取了李女士14000元。結果學校報名時,卻未收到通知,這下李女士傻眼了,不僅錢財被騙,孩子上學還被耽誤了。李女士后悔萬分,對民警訴苦道:“我就不該相信這個人,真的害小孩一輩子。警官,拜托你一定要抓到他?!?/p>
薛家派出所立案調查后,于7月27日下午成功抓獲嫌疑人錢某。據(jù)錢某交代,自己因資金窘迫,想到前女友兒子正要上初中,便謊稱有關系搞到“入學名額”,為防止對方懷疑,甚至還通過淘寶購買了偽造的中學收據(jù),以需要打點、交納擇校費等為由,騙取了對方14000元。
目前,該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文中人物姓名均為化名)
警方提示:家長應摒棄“花錢買入學名額”的想法,決不能相信所謂“特殊渠道”、“走關系”等說法,以免誤信謊言上當受騙,造成經(jīng)濟損失,影響孩子上學。同時,家長們應當提高法律意識,學會保留證據(jù),如發(fā)現(xiàn)被騙,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零距離》記者/馮珂 編輯/趙夢琰)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