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童年最多的回憶,是上學路上坐在媽媽的自行車后座,她總是一腳一腳穩(wěn)穩(wěn)地踏著。把頭靠在媽媽的背上,很有安全感。
我記得下地道后的上坡媽媽常常騎得很吃力,有時需要我下來一起推著車走。小時候不懂,長大了就會想,媽媽總會有不舒服的時候吧,可那時候除了下暴雨時會打出租車,其他時候媽媽每天都會騎車送我上學,每想到這里,心里都不是滋味。
不知道有多少人因為好奇把腳伸過進車輪里,我幼兒園時干過這事。最后悔的是小學時我總不認真收拾書包,把一些不常用書帶來帶去,大大的書包是沉重的負擔,好在后來三、四年級可以自己坐公交上學了。
母親對孩子的付出是不動聲色的,堅韌、勤勞、善良的母親總是用行動給予孩子最好的啟蒙教育。
媽媽退休以后活動量減少,開始腿疼、肩膀疼,走不了太多路。旅行時想要騎車讓媽媽坐在我的后座,享受美麗風景,她卻堅持要自己騎車,而且只會用一種姿勢上車,就是我記憶里的“滑步片腿式”上車法。
視頻加載中...其實我不知道這種老式上車方式叫什么,“滑步片腿”是我給它起的名字。就是左腳踩在左踏板上,右腳在地面往后蹬,等穩(wěn)定掌握平衡后右腿跨過坐墊到右踏板上,自然坐到車座上,開始騎車。
由于這些年自行車的升級換代,人們的騎行方式也發(fā)生了改變,調(diào)高座椅更容易發(fā)力,也對膝蓋更友好,起步方式自然而然的換成了傾斜自行車,右腿跨過去,原地踩踏啟動。
對于“滑步片腿”這種復古的上車方式,一些年輕人直呼看不懂,其實那看似好玩的動作就是當年騎車的標準動作。
比起現(xiàn)在流行的超輕碳架,老式的自行車是“粗苯”的,卻承載了千家萬戶的出行問題。由于以前人們把自行車座位調(diào)的很低,而且車子很重,直接啟動很吃力,所以“滑步片腿”的上車方式很方便。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