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PICC置管中心江海燕。”采訪電話一接通,那個中氣十足的聲音就說明她為何會成為“天選打工人”。
江海燕是浙江省中醫(yī)院湖濱院區(qū)PICC置管維護中心的護士,整個團隊3人,1人在上周六“中招”倒下,另1人在本周一一早也開始發(fā)燒,到現(xiàn)在已連續(xù)4天,她獨自一人撐起了一個科室。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工作后的消殺變得有些“強迫癥”
只為盡可能再多堅守一天
PICC置管維護中心是干什么的?對于江海燕和她小伙伴的工作,或許有很多人會覺得陌生。主要是給需要長期輸液、掛營養(yǎng)液、打化療藥等治療的患者植入放置靜脈導(dǎo)管,其作用與大家熟知的留置針類似,只是這個放置一次可用一年,但需每周上醫(yī)院做一次維護。
“我們的主要工作就是為有需要的住院患者置管,然后每周開設(shè)兩個門診為患者提供維護服務(wù)?!苯Q嗾f得很輕松,其實她們的工作量一點也不小,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3人一年要完成2000例次左右的置管,而這些患者的需求并不會因新冠疫情縮減。
江海燕說,PICC管是置入手臂,整個操作過程她們在患者的床側(cè),平時2人一起操作約半小時搞定,如今她一人得1小時左右才能完成。風險更高的是CVC管的置入,需要在患者頭部操作,與其面對面40來分鐘。
“現(xiàn)在陽性患者越來越多,明確陽性的,我們會穿上‘大白’,做好充分的防護,但不明確的,只有一次性手術(shù)衣作為保護?!苯Q嗵寡?,抗疫三年,還是第一次覺得病毒離自己這么近。
第一位倒下的同事,是上周六開始發(fā)燒的。不料,周一早上還在上班路上,又接到另一個同事微信,也開始發(fā)燒。江海燕只能硬著頭皮頂著。
服務(wù)好每一位患者后的消殺是必須的流程,而這幾天的江海燕變得有些“強迫癥”,不光面屏反復(fù)擦洗,連眼鏡都仔仔細細消毒,還有鞋面、鞋底等,不放過任何部位。一天工作下來干得最多的就是洗手,洗多了皮膚干到發(fā)癢?!拔也荒艿瓜?,能多撐一天是一天,最好能撐到第一位倒下的同事回來。”這個想法這幾天支撐著江海燕。
身邊同事接連中招后
她默默住進了醫(yī)院旁邊的酒店
在短暫的電話采訪中可以聽得出,江海燕個性爽朗,而她的內(nèi)心其實很細膩。
江海燕周一開始便沒有回家,住在單位附近的酒店。夜晚獨自一人睡不著時,她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自從疫情放開,我們不斷地接觸越來越多的變陽的病人和家屬,耳邊不時的聽到哪個科哪個同事感染了,倒下了!我們最近總是在故作鎮(zhèn)靜的對父母、家人說:“不要緊,不用害怕,沒事!”那是騙人的??!因為我們常常會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為他們開展治療護理,往往后期被告知了那是陽性病患。我們不敢回家,我們有點擔心,開著玩笑:自己是不是“小陽人”了。最終我們默默地訂了醫(yī)院旁邊的酒店,而后平靜的告知家人,今天醫(yī)院里有事。其實是我們害怕,擔心家里老人和孩子會因為我們而感染,那我們會內(nèi)疚的!
江海燕說,家里的4個老人都已經(jīng)中招了,所幸癥狀都不算嚴重,他們都能自己照顧自己。周四,剛出差回來的丈夫也倒下了,得靠上高中的女兒照顧。
“讓第二代獨生子女照顧第一代獨生子女?!苯Q嚅_玩笑說,但依然難以掩飾內(nèi)心的擔憂。
感謝她與戰(zhàn)友們的毅然堅守
“親,你還好嗎?”同事們每天一早的問候準時出現(xiàn),看到大家回復(fù)依然堅挺著的信息,是江海燕每天最高興的事。而采訪時每每問及她在工作中的辛苦與危險時,她總說自己其實不算辛苦,最不容易的是病房的護理姐妹們,有的生病了還在堅守。
江海燕給記者發(fā)來了許多照片,是身邊同事隨手拍下的堅守一線的醫(yī)護人員的身影,鏡頭下的他們看起來有些疲憊,但他們目光堅定。
“因為我們還有戰(zhàn)友!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在布滿霧氣的面屏下的目光還堅毅不懈;只要我們一張張口罩下面的嘴角還上翹著,只要我們還并肩戰(zhàn)斗著,病魔總會退卻,生意盎然的春天一定會沖破凌厲的寒冬而到來!”這是江海燕和她的“戰(zhàn)友”們共同的答案。
標簽: 因為我們 置管維護 浙江省中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