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瑞香,瑞香科植物,花如其名,開花時會散發(fā)出濃郁的香氣。它不罕見,尤其在寧波沿海一帶,甚至可以用“多見”來形容。不過,在山區(qū),它卻很難“約”。
【資料圖】
視頻制作記者石承承
毛瑞香算是一種很“皮實”的植物,在海拔300米到1400米的林邊或疏林中較陰濕的地方都可以生長。因此,包括浙江在內十余個省份都能見到它的身影。
生長在海曙區(qū)龍觀鄉(xiāng)公路邊巖壁上的毛瑞香,正處于盛花期。
毛瑞香在寧波山區(qū)難得一見,這或許跟它的花期有關——每年11月到次年2月,是一年中寒意甚濃的時段。若非掛在心間,少有人會刻意往山里去找,也就無緣得見它的“幽香逸艷獨婷婷”。
這句詩出自南宋文學家楊萬里,上一句是“買斷春光與曉晴”,形容的是同屬瑞香科的另一種植物——瑞香,寓意其開花極早、香味極濃。
相比毛瑞香,瑞香的花期要再早一些。宋代《演繁露》中有“二十四番花信風”的說法,指應節(jié)氣而開的花,從小寒開始到谷雨,四個月八個節(jié)氣二十四候,每候對應一種花。其中,大寒節(jié)氣對應的“花信風”,“一候”便是瑞香。
毛瑞香的花朵集中生長在枝頂,像個白色繡球。
毛瑞香每朵花有四個花瓣狀的花萼片,香味十分濃郁。林海倫/攝
而這一回,終于跟山區(qū)的毛瑞香“約”上了。
一處“約會”地點在海曙區(qū)龍觀鄉(xiāng)的公路邊。丹霞地貌的陰坡巖壁上,密密麻麻分布有50多株,正值盛花期,煞是惹眼。再往坡上走,進入林下,卻沒有更多發(fā)現。
另一處“約會”地點則是在奉化區(qū)溪口鎮(zhèn)海拔500多米的高山上。同樣是丹霞地貌的巖坡環(huán)境,但陽坡和陰坡上均有分布,不過也都是在光線較為明亮的疏林下。
可見,生長在山區(qū)的毛瑞香對采光有一定要求。而這兩處分布點的發(fā)現,也是刷新了我市毛瑞香分布的版圖。
毛瑞香是種不畏嚴寒冰凍的常綠灌木。林海倫/攝
毛瑞香的香氣,不止在開花后會散發(fā),甚至當它還是一個花苞,馥郁的芳香就已經“噴薄欲出”,是早春時節(jié)難得的香花樹種。
不過,對于毛瑞香還有瑞香的香,就像很多人對榴蓮的態(tài)度一樣,愛者愛之切,恨者恨之切。
和楊萬里一樣“愛著”的,還有南宋的王十朋,一首“真是花中瑞,本朝名始聞。江南一夢后,天下仰清芬”,將瑞香推崇到極致。
也有人嫌棄它的香氣太過濃郁,毫無節(jié)制。南宋詩人范成大就曾抱怨過:“濃薰百和韻,香極卻成愁”,看來也是忍受到了極致。
寧波晚報記者 石承承 通訊員 林海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