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4月11日16時36分,在合肥西站站房建設工地,56臺提升油缸、9臺提升泵站經過連續(xù)7個小時38分鐘的緊張作業(yè),將重達3800噸的站房屋面鋼結構桁架精準提升到16.9米高的設計位置,標志著合肥西站西側站房建設進入金屬屋面施工階段。
合肥西站站房屋蓋為典型的鋼結構建筑,站房主體結構和站房上部屋蓋鋼結構總工程量約14000噸。站房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為西側站房,屋蓋鋼結構工程量約3800噸,覆蓋面積約29760平方米,采用正交空間管桁架結構體系,南北向最大跨度74米,東西向最大跨度54米,具有跨度大、噸位重、體系復雜、技術要求難、安全風險高等特點。
為了解決超大、超重屋面整體協調提升難題,建設單位合肥鐵路樞紐工程建設指揮部組織參建各方和國內鋼結構領域的專家共同研究施工方案,采用“分區(qū)分塊拼裝、整體提升”的一次性整體液壓頂升施工方法,由總控臺計算機同步控制提升系統(tǒng),實時監(jiān)測每個提升吊點的載荷變化情況,實現每個吊點“步調一致”精準提升。
鋼結構屋面提升施工易發(fā)生焊縫傷損、薄型涂料剝落等慣性問題,施工單位中鐵建工集團嚴格控制焊縫和涂裝施工工藝,建設單位嚴格組織焊縫第三方和上海華東鐵路建設監(jiān)理公司檢測,確保施工質量達標;建設單位合肥鐵路樞紐工程建設指揮部嚴格落實危大工程安全管理要求,組織參建單位進行風險研判,提前開展隱患排查,細化安全控制措施,加強現場把關督導,確保鋼結構安全順利提升。
合肥西站站房設計以“大湖云帆·科技方舟”為主題構思,建筑形態(tài)采用流動的水平線條與干凈利落的豎向線條相結合,新穎的設計手法既反映了新一代鐵路客站“暢通融合、綠色溫馨、經濟藝術、智能便捷”的時代要求,又體現了合肥“大湖名城、創(chuàng)新高地”的城市精神。
合肥西站是京港(臺)高鐵通道上的主要客站,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qū),車站總規(guī)模為8臺18線,站房總建筑面積約8萬平方米。合肥西站建成運營后,將成為合肥鐵路樞紐三大客站之一,銜接京港高鐵合安段和商合段、合杭高鐵、合新高鐵安徽段等線路,填補合肥西片區(qū)大型鐵路樞紐的空白,對完善合肥鐵路樞紐布局、提升整體運輸能力,促進合肥都市圈提質升級等具有重要意義。
轉自:長三角鐵路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