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是丹陽的靚麗名片。50年來,丹陽“敢為天下先”,打造出眼鏡產業(yè)。近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的報道則讓丹陽這個眼鏡之都再次廣受關注。
殊不知,“質”造已是丹陽眼鏡的新名片。時下,丹陽眼鏡邁入新征程。行走在丹陽眼鏡企業(yè)、中國(丹陽)國際眼鏡城,不難感受丹陽眼鏡人的工匠精神。正是寶貴的工匠精神壯大了丹陽眼鏡不平凡的事業(yè),成就了丹陽眼鏡“質”造的金字品牌。
【資料圖】
匠心“質”造:質量就是生產力,技術也是競爭力
“上世紀60年代末,那時的眼鏡廠僅有五六間簡易窩棚廠房和土法上馬的簡陋設備,眼鏡制作工藝全憑手工操作,打磨一副眼鏡需要經過十幾道工序,整個過程幾乎要一天時間?!弊鳛榈り栄坨R產業(yè)發(fā)展的見證人,每當湯龍?;貞涍^往,感慨萬千。
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批技術人員從上海、蘇州的眼鏡廠回到丹陽,嘗試眼鏡制造。湯龍保成為當地眼鏡廠的第一批學徒工。
“50年來,我只做了一件事——做眼鏡,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眼鏡人’,我與眼鏡有情,我對眼鏡有愛。”湯龍保用最樸素的話概述他的人生傳奇。從磨片工入行,到帶領萬新光學成為全國眼鏡行業(yè)的龍頭企業(yè),他和企業(yè)的經歷也是中國制造崛起的一個縮影。
“質量就是生產力,技術也是競爭力?!?暢談丹陽眼鏡的“前世今生”,湯龍保如此概括。
丹陽市經濟發(fā)展局局長冷文華介紹,為升級丹陽眼鏡品牌,近年來,丹陽成功爭取國家眼鏡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落戶,持續(xù)升級丹陽眼鏡外貿轉型升級、省眼鏡產業(yè)集群品牌培育基地等。他說:“近年來,丹陽通過開展多形式、多渠道的眼鏡高技能人才培訓,再輔以愈加完善的選拔方式和激勵機制等保障措施,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耐得住寂寞、受得住誘惑、克服得了困難的能工巧匠……他們更讓匠心筑夢的執(zhí)著煥發(fā)光彩,讓丹陽眼鏡走出國門,走向世界?!?/p>
匠心“質”造:在于細節(jié)和技術,在于嚴格的過程
今年60歲的趙龍生是國家一級驗光師,也是丹陽視光學研究所所長。他自小接觸眼鏡,建成丹陽業(yè)內首家規(guī)范化的視功能檢查、驗光配鏡店鋪。
驗光配鏡的前提,是做視功能檢查。趙龍生表示,匠心在于細節(jié)和技術,在于嚴格的過程。他說:“視功能檢查40分鐘,制作鏡片15分鐘,如果遇到疑難癥狀的,檢查時間更長,有的達到1個半小時?!?/p>
趙龍生說,眼視光學是保護人眼睛視覺健康為主要內容的醫(yī)學領域學科,“專業(yè)性強、涉及面廣,來不得半點馬虎?!薄把坨R不是商品,而是醫(yī)療用品!”一直以來,趙龍生更愿意把眼鏡行業(yè)視為一個關乎健康的行業(yè)。他說,沒有完整的視功能檢查和規(guī)范的驗光程序,就得不到科學和人性化的數據,就無法生產加工出合格、佩戴舒適、用眼持久的眼鏡。
匠心“質”造:把好三道關,慢工出細活
“把好材質采購關、生產技術關、驗光配鏡關。”中國(丹陽)國際眼鏡城新超華眼鏡商行的店主是在眼鏡行業(yè)深耕細作30余年的澎湘華。對于眼鏡鏡架“質”造,她深有體會地說,要堅持把好材質、技術、配鏡三道技術關,慢工出細活。她說,采購光學鏡架時,供貨方一定要具備三個條件:“一是廠家生產許可證,二是檢驗報告單,三是授權書。”
“最開始,鏡架的原材料是賽璐珞(一種塑料材質),1988年開始使用純金屬的材質,現在最流行的是純鈦、DI材料、板材等?!迸煜嫒A介紹,原先鏡架生產是手工進行,現在都是流水線作業(yè),數據化的精準度加上國家級一級技師、裝配師、高級驗光師和一系列先進的檢測設備,“經過嚴格檢驗后,鏡架質量就很好了。”
“要干好鏡片加工這個活兒,腕功、眼功、心功,一項也不能少?!?中國(丹陽)國際眼鏡城尊龍光學眼鏡店技術員袁超13年前進入鏡片加工行業(yè)。他說,他堅信,“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眼鏡鏡片加工的技術要求非常高?!巴ㄋ椎刂v,就是根據客戶眼睛度數等視功能情況配模具,經過選材、檢驗、清洗、合膜等30余項工序才能完成鏡片加工?!痹f,這種繁雜而細密的技術并不容易掌握。
“每一次進行鏡片加工,就像施行一次外科手術?!痹f,他在每次鏡片加工前都會研究鏡片加固的深淺、鍍膜的程度等,一旦進入工作狀態(tài),鏡片就是整個世界。“鏡片加工是一個慢工出細活的工種,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很重要,少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不行?!彼f。
慢工出細活,“質”造顯匠心。丹陽眼鏡行業(yè)的工匠有很多,無論是在丹陽眼鏡企業(yè),還是在中國(丹陽)國際眼鏡城,工匠文化已形成了濃厚的氛圍,工匠精神正在不斷彰顯。
(來源:今日鎮(zhèn)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