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天進入末伏,今年的三伏天開始倒計時。不過,高溫似乎沒有退場的意思。未來一段時間江蘇大部分地區(qū)以晴到多云天氣為主,氣溫逐步攀升,防暑必不可少。
目前海上有雙臺風共舞,今年第6號臺風"卡努"今天早晨在韓國沿海登陸,并繼續(xù)向北方移動,而今年第7號臺風"蘭恩"也在往北奮力行進之中。臺風雖然離江蘇較遠,但是逗留東海期間,壓制副高,帶來一定程度的降溫效應。按照往年經驗,8月上旬是高溫最囂張的時刻,去年從8月3日開始,南京持續(xù)13天37攝氏度以上的高溫。而今年無論是高溫的強度、范圍還有持續(xù)的時間,都不及往年。一個是強度上面,并沒有出現大范圍的37℃以上的高溫天氣,持續(xù)的天數基本上最長也就三到四天,持續(xù)35℃到36℃的高溫,因為今年7月23日才出梅,整個7月份都是降水天數相對比較多,另外就是出梅之后又受到臺風的影響,不利于氣溫迅速地上升。
末伏正逢立秋,立秋在二十四節(jié)氣里是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熱的節(jié)氣,暑熱依舊盛行。從預報上來看,未來十天江蘇各地氣溫上升,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溫,從后面高溫的情況來看,主要在12日到13日,全省大部分地區(qū)可能會出現35℃到36℃的高溫,然后在16日到18日的時候,江蘇省淮北地區(qū)可能會有35℃到37℃的高溫,特別是江蘇省西北部徐州這一帶,高溫強度和持續(xù)的時間相對更多一些。
末伏時節(jié)晝夜溫差加大,燥氣上升,易傷津液,中醫(yī)認為,經過苦夏的煎熬,很多人的脾胃往往很虛弱,此時養(yǎng)生首先要做的就是祛暑滋陰調理脾胃,側重于清熱、利濕、健脾。末伏也進入夏秋轉換之際,氣候逐漸干燥,極易出現秋燥,專家建議應當適當的吃一些甘涼濡潤的食品,比如蓮藕、荸薺、牛奶等等。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李璇 編輯/徐瑋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