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8月24日,受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入海洋報道的影響,韓國鹽價大漲,“舉國屯鹽”。中國的鹽是否會面臨核廢水排海計劃的影響?我們需不需要屯鹽?
據鳳凰網江蘇觀察,8月24日上午,在揚州的大潤發(fā)等超市內,購買食鹽的市民明顯增加。不少購買食鹽的市民紛紛表示,看到其他人都在搶購鹽,自己也就“跟風”買一些。與此同時,在一些微信群內,正鋪天蓋地地分享各種“屯鹽”信息。甚至在一些團購群內,一些“團長”在推銷各類食用鹽。
對此,揚州市鹽業(yè)有限公司市場運營部部長李桐林表示,鹽業(yè)公司對食鹽有常規(guī)的儲備,正常情況下的庫存都能滿足市區(qū)兩個月的供應,所以保供是不存在問題的。
食用鹽是指從海水、地下巖(礦)鹽沉積物、天然鹵(咸)水獲得的以氯化鈉為主要成分的經過加工的食用鹽,不包括低鈉鹽。食用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同時含有少量水分和雜質及其他鐵、磷、碘等元素。
食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調味劑,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按照原料來源,食鹽可以分為四大類,即海鹽、湖鹽、井鹽和巖鹽/礦鹽。海鹽是將海水引入鹽田,經過日曬、蒸發(fā)、結晶而成。湖鹽是以鹽湖水為原料在鹽田中曬制而成的鹽。地層中的鹽質溶解在地下水中,打井汲出這種地下水,經加工后制成的食鹽叫井鹽。曾經的海洋經過長期蒸發(fā)、沉積形成巖石狀礦層,就是巖鹽。
在我國的食鹽結構里面,主要以井礦鹽為主。此前,相關報道稱,韓國鹽價大漲,民眾瘋狂“囤鹽”。對此,中國鹽業(yè)協(xié)會執(zhí)行理事長王小青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們國家有嚴格的食品安全規(guī)定,國內的產鹽量也滿足需求,所以不建議效仿韓國民眾囤鹽的做法。我國生產食用鹽,使用原料有海鹽、井礦鹽,還有湖鹽,其構成比例分別為22%,61%,17%。
因此,我們只需遵循實際需要購買和使用食品,包括鹽,合理規(guī)劃消費,避免惡性囤積現象產生的不必要負面影響,不用多度擔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