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島是我國淡水湖泊中最大的島嶼,水光山色,嫵媚多姿,太湖大橋則是連接西山島和蘇州市區(qū)的交通要道。
隨著來往車輛激增,太湖大橋一度擁堵不堪。十年前,太湖大橋開啟復(fù)線工程,姊妹橋的通車,讓出行更便利,也架起了金庭百姓的致富路。
金庭鎮(zhèn)居民徐潔明介紹,這張照片是以前太湖大橋老的第一座橋,這座橋是兩車道,當(dāng)時進出島都是要通過這座橋,沒有非機動車道,一到節(jié)假日非常擁堵,像枇杷季的時候,在離橋還有三、四公里的樣子就開始堵車了。
在新造的太湖大橋邊是翻新過的老橋,變成了四車道,一座橋進一座橋出,還有了非機動車道,包括自行車、電動車都可以在上面走,橋上面現(xiàn)在還有了七彩燈帶,到了晚上特別漂亮。
徐潔明回憶,在他小的時候,西山島可以說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世外桃源,桃源說的是它是青山綠水,環(huán)境美的真的像一幅畫一樣,但這個世外確實是超出世俗之外,外人很難進,島上的居民也很難出,進出全靠船來擺渡,特別是遇到大風(fēng)下雨的天氣也走不了,好像與世隔絕了一樣。
徐潔明的母親吳志英告訴記者,特別是生病的話那就耽擱了,在家里等或者用土方法能自己解決的就解決不能解決的話病情可能要加重。
1992年,伴隨著大橋第一根鉆孔灌注樁順利完成,太湖大橋施工建設(shè)正式拉開帷幕。
1994年10月25日,全長4252.7米的太湖大橋全線通車,成為了進出西山島的唯一一條陸上通道。
徐潔明回憶,當(dāng)時甚至有些村民自發(fā)地放鞭炮,心情真的非常激動,那個場面真的叫人山人海,整個島上的村民不管有多遠,翻山越嶺過去,當(dāng)時那場面很震撼的。
交通的暢通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客流,退伍返鄉(xiāng)的徐潔明在村里開起了民宿。
伴隨著鄉(xiāng)村游的火爆,太湖大橋承擔(dān)的交通壓力越來越大,“擁堵”成為了節(jié)假日的主旋律。
2017年9月,太湖大橋姊妹橋建成通車,老橋出島新橋進島,通行能力提升三倍。
徐潔明說,看到大橋每天不一樣,一步一步起來,兩邊的橋就是用木頭一根一根的把它圍起來,然后做墩子、做地基,這橋跟西山島上的村民有切身關(guān)系,橋修好了人過來了,島上的老百姓的收入肯定會提高。
今年年初,陰山橫山至金庭環(huán)島公路連接線工程正式完工,大大改善了西山島與兩座小島之間的出行條件,越來越完善的交通路網(wǎng)體系將景點有機串聯(lián),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環(huán)太湖旅游風(fēng)光帶,西山島不再“孤獨” ,“太湖明珠”靜候八方來客。
金庭鎮(zhèn)居民徐潔明告訴記者,從沒有橋到有橋,從一座橋到兩座橋,特別是現(xiàn)在還有橫山橋、陰山橋,現(xiàn)在金庭真的可以說是路路通,不僅帶來了便利的交通,也帶來了金山銀山,游客多了,民宿生意也越來越好,客流量真的是翻了兩倍有余,真正過上了幸福感滿滿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