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元一桶泡面?
【資料圖】
想想不可思議
“身價”如此昂貴,到底有什么“底氣”?
6月29日
深圳最大的山姆旗艦店開業(yè)
并推出限定款泡面桶
遭眾人瘋搶
該泡面桶為
45厘米高的巨大泡面桶
內(nèi)含24桶小包裝泡面
售價168元,單人限購2桶
目前只在深圳新店開售
由于泡面桶的設(shè)計獨特
很快在社交媒體上迅速走紅
成為了一種“社交貨幣”
也有不少網(wǎng)友曬出了
泡面桶的“開箱視頻”
“搶面”背后
是黃牛的生意經(jīng)
這款限量版的巨無霸泡面桶
只賣4000份,一盒有7種口味
作為前海山姆限定商品
在還沒開業(yè)前就在社交平臺上刷爆
在某二手平臺
這款售價168元的巨大泡面桶
被黃牛炒至300元~500元
價格翻倍,仍供不應(yīng)求
據(jù)了解,當天這款產(chǎn)品半天就售罄
一些黃牛明確表示:
“一口價500元,不包郵不議價,
限購的情況下很難買到,
先拍下的人才能擁有?!?/p>
對此,網(wǎng)友們紛紛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有網(wǎng)友認為:
“跟風無下限,這沒啥實用性的東西,
怎么就瘋搶了?”
“都沒吃過泡面嗎?”
但也有人表示
產(chǎn)品本身沒問題,挺有趣的
也想買一個
還有網(wǎng)友表示
一個泡面桶炒到500元
不理解
商家故意搞饑餓營銷
然后消費者加價搶購
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追求一時爆品是跑偏的生意經(jīng)
說起來“饑餓營銷”,并不是什么新鮮的詞匯。利用所謂的“限量款”“獨家銷售”等方式,限制其供貨量,造成供不應(yīng)求的熱銷假象,并借助黃牛黨以高價出售,進一步制造產(chǎn)品的稀缺感和緊迫感,激發(fā)出消費者更大的購買欲望。雖然不少人明知套路滿滿,卻還是會義無反顧地跳入其中。
即使如此,具體到這一波“泡面桶”熱,還是讓人感覺有些莫名其妙。按理說一款新產(chǎn)品面世遭到搶購,這種情況比較常見。但巨型泡面桶,嚴格說來都不能算是新產(chǎn)品,說白了其實是換個包裝,以大盒套小盒的捆綁式銷售,怎么會受到如此瘋狂的追捧?
單從泡面的價格看,炒到500元的泡面桶,顯然是大大超出了它的使用價值。但此款泡面桶的外觀設(shè)計新穎,不要說內(nèi)裝的24杯小泡面還有食用價值,僅僅是抱著45厘米的大桶拍照,就足以發(fā)個朋友圈秀上一秀?!坝殖庇执蟆钡男迈r展示,帶來興趣和討論度,某種程度上滿足了年輕人的社交需求。巨型泡面桶,也在一時之間成為當之無愧的潮流“爆品”。
爆品,無疑是契合年輕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人性的產(chǎn)品??吹酱蠹叶荚趽?,個人不免會跟風購買。就像爆品打造的“環(huán)境威力法則”指出的那樣,當一個瘋狂搶購某樣商品的環(huán)境形成時,個人的因素就不重要了。換言之,在嘈雜的菜市場賣茶,想必只能賣出白菜價。而一桶泡面之所以能賣出“天價”,是因為環(huán)境營造傳遞出的信息,賦予了它超過泡面價格的特殊價值。
由此可見,一個泡面桶成為“爆品”不足為奇。問題是在滿足了大家一時興起、短暫需求之后,爆品還能“爆”多久。這些年,人們見識了太多的爆品,只能紅一時,卻很難一直紅。如果品牌和商家,總是對“爆”想得過多,而較少考慮“品”的根本,跑偏或許是遲早的事。打造一款真正的爆品,還是要給追求一時爆品降降溫。
綜合潮新聞、每日經(jīng)濟新聞、證券時報
來源:央視網(wǎng)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