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走訪市場了解到,楊梅等應季水果已經大量上市。然而,有市民反映稱“楊梅一洗就掉色,是不是加了染色劑?”那么,真相究竟怎樣,為此記者走訪了市消協和中消協的相關人士。
消協人士表示,楊梅掉色主要來源于它自身的色素——花青素。花青素的水溶性極強,成熟到一定程度的楊梅,沖洗時的水壓、攪動時的觸碰,或者是運輸儲存過程中的磕碰、顛簸,都有可能造成楊梅果肉的損傷,汁液很容易流出來。楊梅有幾十個品種,常見的有紅色、深紅色和紫紅色等,所以水洗楊梅,會“掉”出不同的顏色。專業(yè)人士表示,楊梅如果添加染色劑的話,不僅會加速其腐爛變質,添加劑的成本本身也不低,所以往新鮮楊梅里摻染色劑的做法得不償失。
那么,消費者如何選購楊梅呢?專家表示,首先看放置楊梅的容器是否干燥、潔凈,楊梅有沒有被擠壓。其次,看楊梅的顏色,太鮮紅是沒熟透,味道會很酸,而顏色太深如呈黑紫色,楊梅很可能是過熟了。消費者應選擇顏色呈深紅色,拿起來手感干爽,刺為圓刺的楊梅。(記者 王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