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本報訊(記者 周函)62歲的李女士因輸尿管下端重度狹窄,飽受腰痛和反復感染的折磨。日前,在蘇大附一院泌尿外科,醫(yī)生以膀胱肌瓣“移花接木”,為其再造輸尿管,打通“下水道”,成功解除了患者病痛。
近年來,李女士因右側輸尿管中下段結石,在當?shù)蒯t(yī)院多次接受激光碎石手術,后出現(xiàn)右側輸尿管嚴重狹窄、右腎重度積水等癥狀。由于尿液無法順利排出,腰痛和泌尿系統(tǒng)反復感染讓李女士不堪重負,日前幾經(jīng)輾轉,她來到蘇大附一院向泌尿外科副主任醫(yī)師周峰求助。
檢查明確,李女士輸尿管下段嚴重狹窄,長度約5厘米,當務之急是要為她再造新的輸尿管,恢復腎臟功能。為盡可能降低手術風險,在泌尿外科主任黃玉華指導下,周峰帶領團隊為李女士制訂了個性化手術方案。
“術中發(fā)現(xiàn),手術區(qū)域粘連嚴重,包裹大量血管,尋找輸尿管猶如在凝固的水泥板中尋找其中一根鋼筋,難度可想而知。”周峰介紹,因為李女士反復感染和盆腔手術病史,進一步加大了手術難度,傳統(tǒng)的原狹窄段輸尿管切斷再吻合修復的方案難以實施,必須要找到5厘米長的管道替代輸尿管。為此團隊立即啟動備用方案,開展腹腔鏡下膀胱肌瓣輸尿管成形手術。
隨后,周峰充分游離輸尿管狹窄段,再將膀胱切開一扇“窗”,把這扇“窗戶”折疊后,卷成一根5厘米的管路,一針一線精細地和剩余正常的輸尿管完好吻合。整個手術用時3個多小時,術后次日李女士就能下床活動,術后5天順利出院。最近復查顯示,李女士的“新”輸尿管通暢,無明顯腎積水,徹底擺脫了體內(nèi)長期留置輸尿管內(nèi)支架的困擾。
“泌尿系統(tǒng)?反復感染、泌尿結石梗阻以及輸尿管損傷的患者,平時要密切接受隨訪,一旦發(fā)現(xiàn)病情加重,應盡早就醫(yī)治療。”周峰介紹,長段輸尿管狹窄或閉鎖一直是泌尿外科最棘手的難題之一,嚴重時甚至會誘發(fā)腎萎縮、腎功能衰竭。膀胱肌瓣輸尿成形手術是利用人體自身的一部分膀胱組織重建輸尿管,與正常輸尿管連接,實現(xiàn)上下通達的目標,具有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快、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勢,目前已成為輸尿管重度狹窄、缺損等患者的有效治療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