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4月11日)上午,宜興市人民醫(yī)院內鏡中心,小兒纖支鏡團隊順利為3歲的豪豪取出一枚1.2厘米的碎骨,該手術為全院首例纖支鏡下異物取出術,也是宜興首例。
4月9日,豪豪因咳嗽由媽媽帶來宜興市人民醫(yī)院就診。兒科魏萍主任醫(yī)師詳細詢問病史后考慮患兒既往并無喘息史,此次突然出現(xiàn)的咳喘有蹊蹺,完善胸部CT后,發(fā)現(xiàn)右側主支氣管可見片狀高密度影,右肺局限性氣腫,氣管異物可能性大。魏醫(yī)生立刻將這一情況匯報兒科沈惠平主任。
沈主任立馬召集了兒科纖支鏡團隊進行再次閱片,考慮為患兒右肺肺氣腫、右主支氣管異物,并向上級醫(yī)院匯報,同步完善病情討論、麻醉評估及術前準備工作。
(資料圖片)
4月11日上午,小兒纖支鏡團隊通過靜脈麻醉,將支氣管鏡下達患兒主氣道近隆突位置時發(fā)現(xiàn)右主支氣管開口處有一異常反光物,周圍粘膜充血水腫,見較多肉芽增生,予直徑1.8毫米異物鉗鉗取出一長條狀骨質異物,長度約1.2厘米。后對其余亞段支氣管進行了詳細檢查,未見新生物,但右肺各支氣管由于異物堵塞產生了較多絮狀痰栓,又完善了右側支氣管肺泡灌洗術,灌洗后各管腔通暢,整個過程歷時18分鐘。
術后豪豪各項生命體征平穩(wěn),雙肺喘鳴音完全消失。經過麻醉蘇醒,安返病房后,沈主任帶著小兒纖支鏡團隊來到豪豪的病床前,向豪豪的父母進行了詳細的術后指導,對術后各注意事項進行了耐心的解釋說明。
豪豪父母對給豪豪吃的這碗排骨爛面感到后怕,更對兒科醫(yī)護人員由衷感激。
氣管異物為臨床常見急診之一。多發(fā)生于5歲以下兒童,1-3歲占多數(shù),異物進入氣管、支氣管后非常危險,或可因窒息搶救不及時而導致死亡,或可因診斷不及時,拖延了治療時間,導致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氣腫、肺不張、肺炎、肺膿腫等嚴重合并癥。家長們必須特別重視。
支氣管異物后出現(xiàn)的癥狀:
1.異物進入期:嗆咳、吸氣性呼吸困難、缺氧。
2.安靜期:異物貼附氣管或支氣管壁時,癥狀可緩解或消失。
3.刺激或炎癥期:異物刺激或繼發(fā)炎癥引起咳喘、多痰等癥狀。
4.并發(fā)癥期:有氣胸、皮下氣腫、縱隔氣腫、肺氣腫、肺不張、肺炎、肺膿腫、心衰等并發(fā)癥時,出現(xiàn)相應癥狀。
如何避免支氣管異物的出現(xiàn):
1.最好不要給五歲以下兒童吃瓜子、花生、豆類等食物。
2.要改掉邊走邊玩邊進食的不良習慣,以免將口中食物吸入下呼吸道。
3.幼兒不宜吃整粒的炒豆、瓜籽、花生米、榛子、松子、蠶豆等食物,更不能帶殼給孩子玩,吃前大人應剝皮去殼并將果實砸碎。
4.孩子吃東西時不要跟他說話,更不要惹他哭、逗他笑,以免食物被誤吸。
5.教育兒童不要把小玩具放在口中,發(fā)現(xiàn)兒童口中含有東西時要及時設法取出。
利用電子支氣管鏡技術醫(yī)生可以將異物取出,特別是通過靜脈麻醉后進行操作可以使患者減少恐懼及治療的不適。支氣管鏡檢查是將細長柔軟的支氣管鏡經口或鼻置入被檢查者的下呼吸道,即經過聲門進入氣管,并通過顯示屏成像或者醫(yī)生直接通過目鏡觀察。作為醫(yī)生的“第三只眼”,它能夠清晰地呈現(xiàn)出氣管和支氣管的病變,如氣道良惡性腫物、異物吸入等情況。
支氣管異物是指誤吸入氣管內并無法被患者自行咳出的異物。異物的種類多種多樣,常見的有瓜子、花生、核桃等堅果類食物,以及動物骨頭、魚刺、金屬制品、植物類、筆帽等。異物吸入氣道,可影響呼吸,嚴重時可導致生命危險。如一旦發(fā)生異物吸入,應立即進行“海姆立克法”促使異物咳出,如果無法咳出,須立即前往醫(yī)院就診。
(《零距離》記者/王華素 通訊員/王麗琴 蔣益 雷勇 編輯/趙夢琰)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