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4月25日,2023年江蘇省“4·26”版權宣傳周在揚州啟動,揚州民間文藝好戲連臺,綻放別樣光彩。
活動現場發(fā)布《揚州市民間文藝版權保護指南》,揚州市民間文藝作品備案系統(tǒng)上線,民間文藝版權保護與促進工作企業(yè)聯盟正式揭牌,“進百家企業(yè),助發(fā)力奮進”版權企業(yè)走訪服務活動啟動。
作為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揚州擁有豐富的民間文藝資源。在3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及300多個國家、省、市級非遺項目中,揚州漆器、揚州玉雕、雕版印刷、高郵民歌、邵伯鑼鼓小牌子、揚劇等眾多項目屬于民間文藝范疇。2022年揚州入選全國首批8個民間文藝版權保護與促進試點地區(qū),為全省唯一。
近年來,揚州“市、縣、園區(qū)、企業(yè)”四級版權登記體系日益完善,一般作品著作權年登記量、作品登記累計用戶逐年攀升,版權產業(yè)規(guī)模不斷發(fā)展壯大。
揚州成功入選全國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城市、全國民間文藝版權保護與促進工作試點地區(qū),揚州市公安局榮獲中國版權金獎保護獎,10家企業(yè)獲批江蘇省版權示范單位,10個項目入選優(yōu)秀作品產業(yè)轉化重點培育項目。
揚州市副市長劉流表示,揚州將進一步做好全國民間文藝版權保護與促進試點探索工作,力爭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可借鑒的試點做法,為全省版權工作高質量發(fā)展作出揚州貢獻。
保護版權就是保護創(chuàng)新,進入新時代以來,江蘇版權保護工作和版權事業(yè)呈現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良好局面。全省建成版權工作站202家,服務申請人近10萬個,累計免費登記作品200余萬件。榮獲“中國版權金獎”8項。成功舉辦三屆江蘇(南京)版權貿易博覽會,促成版權交易簽約6.75億元,版權產品銷售近千萬元。連續(xù)3年開展江蘇省優(yōu)秀版權作品產業(yè)轉化重點培育項目遴選活動,104個入選項目涉及投資10.78億元,實現銷售41.66億元。江蘇國家版權貿易基地成功運行5年,累計實現版權貿易額103億元。我省累計獲評全國版權示范城市3個(蘇州、昆山、張家港)、示范園區(qū)和單位31個。評定省級示范城市5個、示范園區(qū)23個、示范單位146家。2021年全省版權產業(yè)增加值超萬億元,達1.01萬億元,占全省GDP的比重達 8.67%,同比提升0.04個百分點。
連續(xù)舉辦打擊侵權盜版集中辦案周行動、打擊侵權假冒專項行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劍網行動”,持續(xù)推進軟件正版化工作,近三年共立案查處侵權盜版案件1664起,6起案件入選全國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榮獲全國打擊侵權盜版有功單位和個人獎勵590項,辦案質量、數量和獲獎數量均居各?。▍^(qū)、市)第一。南通家紡和吳江絲綢先后獲評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保護優(yōu)秀案例示范點,充分展示江蘇重視版權、保護創(chuàng)新的良好國際形象。
(《零距離》記者/胡艷 通訊員/張來根 管斌 編輯/高若婷)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