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本報訊(記者 周函)近日,蘇大附一院血液科為一名70歲的血液病老伯,成功完成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重新點燃了他的生命希望。據(jù)悉,近年來,該院已多次打破造血干細胞移植65歲的“年齡禁區(qū)”,為更多高齡患者帶來“新生”。
去年8月,王老伯發(fā)現(xiàn)雙下肢出現(xiàn)瘀斑,來到蘇大附一院血液科門診后,被確診罹患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這是白血病中最兇險的一種,王老伯聽到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生怕自己脆弱的身體不能挺過這道難關。完善檢查明確,王老伯高齡、高危,同時還伴有基因突變,要進一步控制病情、延長生存期,唯一的辦法就是接受造血干細胞移植。
蘇大附一院血液科主任醫(yī)師仇惠英介紹,造血干細胞移植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移植前的預處理需要通過大劑量的化療清除患者自身的造血及免疫系統(tǒng),年齡越大的患者,由于自身身體機能的影響,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的風險就越大。為了盡可能降低移植風險,仇惠英帶領團隊對老人的病情反復評估,制訂了誘導化療后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治療方案。
經過數(shù)月化療,老人的病情得到完全緩解,為了幫助老人成功“搏”得生機,仇惠英一方面精準評估患者身體狀態(tài),一方面準備好應對突發(fā)事件的緊急預案,為王老伯的移植手術做了充分準備。今年2月14日至15日,王老伯住進蘇大附一院血液科病房的移植倉,凝聚著生命希望的全相合異基因造血干細胞,被緩緩輸入到他的體內。
移植過程很順利,在醫(yī)護人員細致關心照料下,12天后,王老伯的中性粒細胞、血小板指標恢復正常,這說明,回輸?shù)慕】蹈杉毎言谒纳眢w內“生根發(fā)芽”。
“蘇大附一院血液團隊真可謂‘大約心細則眼明,而理名則心細,多讀書辨證則理明識廣’。”3月1日,王老伯迎來了順利出倉,他激動地寫下感謝信《求醫(yī)錄》,稱贊醫(yī)護人員的高超技術和高尚醫(yī)德。
“隨著移植技術和方法的改進,年齡已不再是主要限制因素,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的65歲‘年齡禁區(qū)’已經不斷被打破。”仇惠英介紹,此次70歲高齡的王老伯成功完成移植,為醫(yī)院治療高齡血液病患者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有助于為更多患者帶來“新生”的希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