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7月7日,河埒街道宣傳辦、社事辦聯合水秀社區(qū),邀請河埒中心小學二年級的孩子們來到由濱湖區(qū)人民檢察院牽頭創(chuàng)建的“濱湖區(qū)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共同組織了一場“模擬法庭”活動。
濱湖區(qū)人民檢察院專門為孩子們選取淺顯易懂的案例進行改編,組織10名學生分別扮演法官、書記員、公訴人、辯護人、被告人、法警等角色,演繹法庭準備、法庭調查、法庭辯論、被告人陳述、公開宣判等庭審過程。通過還原庭審現場,讓青少年了解庭審的全過程。
隨著一聲清脆的法槌聲響起, “模擬法庭”正式開庭。此次“模擬法庭”演繹了一個盜竊案,通過一起不起眼的學生盜竊案,讓孩子們明白法律的真諦:做出違法行為是要承擔后果的。趙同學表示,這是她第一次參與“模擬法庭”活動,扮演的是審判長角色,通過這次活動,不僅深刻感受到了法律公平正義的精神,還鍛煉了自己口頭表達能力,明白了要不斷學習法律,運用法律來維護合法權益。
河埒街道水秀社區(qū)工作人員表示,“模擬法庭”這種法治教育形式非常新穎,學生們走進莊嚴、神圣的法庭,了解了法庭訴訟程序,深切感受到法律的威嚴,學到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并讓青少年們在潛移默化之中接受法治教育,了解如何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增強對法律的尊崇和敬畏,有利于增強青少年的法治意識,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
街道社事辦工作人員表示,“模擬法庭”是加強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重要舉措之一,這種更直接、更生動的普法宣傳教育形式,有助于引導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街道將以此次活動為開端,不斷豐富普法形式,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法治宣傳教育,弘揚法治精神,以實際行動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濱湖區(qū)人民檢察院第三檢察部副主任于文靜介紹,該院通過打造“藍蓮花”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品牌,依托“婦女兒童微家”、濱湖區(qū)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等活動陣地,開展“沙海拾星”行為偏差青少年教育矯治活動等,構筑未成年人關愛教育網絡。希望通過“模擬法庭”這種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的法治宣傳方式,做好青少年法治教育“護航者”,幫助同學們扣好人生第一?!翱圩印?,提升普法針對性、實效性。
標簽: